“大寒”过后,“立春”在即,送走庚子年后,农历新年即将来临,随后“雨水”、“惊蛰”到来,春天又将温暖大地。对诸多血液中流淌汉文化基因的台湾人而言,这样的说法顺理成章。但是翻阅里长送来的辛丑牛年农民历,忽然产生这样的疑问:廿四节气到底是什么?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历法,对当代台湾农民有参考价值吗?对一般民众而言,已经有气象预报了,节气与日常生活还有关系吗?
各民族有自己的历法 廿四节气通用多国
“在世界通用的阳历普及之前,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国家灾防中心气候变迁组组长陈永明说,像是华人的廿四节气、玛雅文化将一年分为十八个月、澳洲原住民认为一年有六季等等。
日本分得更细,他们认为一年有 72 物候,平均五、六天就一个侯,节气比华人多了三倍。例如 5 月 5 日至 20 日的“立夏”,日本分为“蛙始鸣”、“蚯蚓出”、“竹笋生”三季;“白露”对应的三候分别为: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这些历法有些已经废行,有些仍与阳历并用,有些更是跨越国界、影响其他文化,例如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都会参考汉文化的廿四节气。
廿四节气看的是“国历”而非农历
由廿四节气组成的农民历是华人社会发行量最大的印刷品,这个名词很容易让人以为它是根据农历(阴历)来订定,就是我们平常依月亮圆缺而订立初一、十五的历法,但它其实是依太阳的位置来决定。
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研究员李瑾表示:“人类很早就观察到,太阳的位置对气候有所影响,慢慢发展出廿四节气这套历法,但至少早在周朝时就有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说法。”廿四节气根据地球绕行太阳的轨道来划分,绕行一圈为 360°,以春分为 0°(太阳直射赤道), 清明为 15°,每隔 15° 为一个节气,依序排列。
因为依循国历,因此节气的日子看似固定,例如吃汤圆的“冬至”,基本上每年都是 12 月 23 日。清明固然是节庆,但也是节气,因此“清明”总是在 4 月 5 日,而不像其他华人文化的民俗节庆,如端午、中秋、元宵,每年都落在不同的国历日子。
廿四节气在天文意义上通用 但实际上依地域有误差
就天文角度而言,既然廿四节气是依据太阳位置而定,就不论地域,皆具备普世价值。
例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为夏至,台湾与黄河流域的纬度虽然不同,但两地的 5 月 21 日或 22 日都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纬度高低只是决定温差(台湾比黄河更容易受到太阳直射,因此气温较高)而已,夏至的日子不会不同。从这角度来看,廿四节气在黄河流域适用,在台湾当然也适用。
不过中央气象局简任技正柳再明指出,黄河流域与台湾的天气大约有一个月的差距,要依廿四节气行事,难免会“误时”,尤其是秋冬之后的误差更大。例如民众习惯在冬天刚开始的“立冬”进补,储备冬天的元气。但气象局统计发现,立冬时全台湾平均气温都超过 20℃,甚至有飙破 30℃的纪录,吃麻油鸡进补显然不合时宜。
然而就趋势来看,节气仍旧扣准温度年循环的节奏,例如今年一月的两波寒流就是出现在“小寒”与“大寒”之间。
节气制订有政治作用 提醒农民趋吉避凶
林和骏的博士论文探讨农民历廿四节气的意涵,他说廿四节气是计算日子的一把尺,或可说是阳历的刻度,每个刻度都有自己的名字,其来源除了标示天文因素的二分二至外,还借用四季的名字,即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
这八个天文点固定后,其余十六个节气刻度中有十四个与气象有关,像是大寒、谷雨、白露、霜降,另外两个则与物候有关(小满、芒种)。
“古代仅握有政治权的人可以颁布每年的历书,它让国家能够更精确统治辖下百姓,推行政策能依时有据,农民也能依时耕作。”林和骏说,节气词的内容提醒农事的阶段及天气现象,除了依时耕作外,也可以避开不利农事的节气。
林和骏说,节气名称充满“提醒”的意味,而且由弱增强:小雪、大雪;小暑、大暑;白露、寒露、霜降。他认为,农民历与其说是行事准则,更不如说是“防灾宝典”,先人将观察到的天气规律性巧妙地设计在节气名称中,提醒农民趋吉避凶。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