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农业发展自身要求,要深入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影响,准确把握农业发展新变化的趋向,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引领我国农业向功能更全面、形态更高级、分工更深入、结构更合理、发展可持续的中高端迈进。
深入认识农产品供求关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立与消费体系相适应的低中高端产品并重的农产品生产体系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实和目标都要求我们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工资性收入增速可能放缓,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趋于收窄,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趋势看好,但对收入总水平的贡献有限。由于人口总量增加和城乡结构变化的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未来几十年里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将长期并存,农产品消费的基本需求刚性增长和结构化需求弹性增强将长期并存。这对发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
适应这些变化,要以有效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农产品的价值实现上,减少因为产销不对路导致的资源浪费,在立足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大力发展那些收入消费弹性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农产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粮经兼顾、农牧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分级加工、冷链物流和终端配送,使产业形态更丰满、内涵更丰富、收入更丰盈。优化产品结构,加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扩大知识、信息、创意等软性要素投入,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和消费便利化,对位满足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引导农产品消费由安全向质量、营养、健康渐次递进。
深入认识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和社会投入的基础作用,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投资格局
现代农业必然是高资本密集的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离不开不断增加的资本投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投资需求广泛而巨大,与社会资本有钱没处投形成强烈反差。现在,这块投资“洼地”正在产生“洼地效应”,农业领域外的各类资本加速进入,是一个应当高度关注的重要趋向。从当前形势看,扩大农业投资规模,不仅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抓住时机,进一步加快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首先要克服思想观念上的片面性,既要看到农业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的事实,也要看到农业投资回报稳定性好等特性,不再单纯地认为农业是公共产业,投资只是政府的责任。在思路举措上,探索农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离的实现方式,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投入效率,强化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完善带动金融、保险投入的配套机制;积极营造农业投资环境,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创新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利用互联网金融,探索有效集聚大众资本、利用工商资本和管控国际资本的差别化政策,探索创新农业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互联网众筹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认识农业就业格局,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国民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将不断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使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得以继续转移,同时也将导致摩擦性失业的常态化,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回乡创业、再就业的现象长期并存,农民城乡两栖化、工农兼业化的新二元格局趋于普遍。一方面,在农村改革深化、土地流转加速、新生代农民工渐成主体的形势下,农户的土地升值预期不断提高和强化,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成为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不少返乡农民工不想种、不会种、不得种,传统农牧业很难继续承担劳动力就业蓄水池的功能。另一方面,返乡农民工经过城市生活和工商业从业历练,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经验,积累了人脉,也有一定的资本,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人力资源。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生产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要广泛开辟第一产业外新的就业空间,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一以贯之的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从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特别是返乡农民工优势的角度讲,当前要着力发展那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抓住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有利时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产销衔接、网上交易。顺应物流业向农村快速延展的趋势,发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站点,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配送体系。紧扣现代农业建设的迫切需要,加大对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作业和维修以及农产品包装设计等方面社会化服务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信息和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解决市场信息的“最后一公里”和产品物流的“最先一公里”问题;加强服务技能的公益性培训,帮助返乡农民工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因地制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农业产业基地集聚,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深入认识全球农产品贸易和农业资源开发格局,更好地把握战略主动权,构建新型的贸易开发伙伴共赢机制
近些年,我国农业“走出去”“引进来”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用占世界10%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养好20%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增。二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贸易比较优势消减。三是世界经济总体呈缓慢复苏态势,贸易开发秩序在调整中重建,农产品贸易国际化、农业资源开发全球化程度继续加深。四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幅提高,在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上的话语权明显增加。五是“一带一路”等构想和举措引起热烈反响,拉动和主导世界经济的战略布局有序展开。六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境外农业资源开发,发展基点日渐形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扩大我国农业发展的回旋余地,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结构,更多地开发全球农业资源。要增强主动性和战略性,在努力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强化营农机会成本理念,合理安排国内农产品生产优先序,综合考虑资源环境减压、产业安全维护需要,抓紧谋划和推进农业外交和经济合作全球化布局。更好地发挥大国效应,充分利用我国市场潜力、技术能力、资本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努力扩大农业“走出去”规模,适当扩大农产品进口,构筑协调、稳定、有效率的国内资源—国际市场、国际资源—国内市场耦合关系,实现贸易开发伙伴共赢。
深入认识农业的多重功能,在负外部性最小化和正外部性价值化两个方面同时发力,推动农业生态产业化
农业具有多重功能,生态功能是一个重要方面。过去几十年间,过度开发资源,不当使用化学投入品,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放大了农业的碳源效应。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契合人民群众关切,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扩大生态产品供给,发挥农业生态效益,形成绿色低碳、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新方式,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可持续的发展要靠可持续的机制来保障。要继续强化农业生态正外部性的社会补偿机制,重点是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坚持治理面源污染,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循环生产方式,推进化肥、农药、农膜等合理使用,加强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效利用。要着力构建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环境保护责任制,推动社会成本私人化、外部性内部化,实行污染量强制限制、排放权市场交易,让污染者、排放者买单。要积极探索正外部性实现经济价值的路径,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使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以经济机制促进农业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
推动农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根本在于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但从国情和农情出发,必须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对农业的支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创新,推动土地流转、金融保险市场发展,大力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强化对农业的保护,高度关注农业发展中的风险性因素,有效预防和管控国内外农产品成本价格竞争带来的产业风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导致的市场风险,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非农化风险,以及农业融资、外资涌入的风险。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手磨咖啡 咖啡网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网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1-10 13: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