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
鸡腿菇风味独特,被视为美味佳肴。它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对治疗糖尿病、胃病和降血压有显著疗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一、鸡腿菇的栽培原料及配制
鸡腿菇适应性强,是我国食用菌中栽培方法最简便、最灵活、原料最丰富的品种之一。如:玉米芯、玉米秆、稻草、高粮秆、豆秸、高粮壳等都是栽培鸡腿菇的好原料。
培养基的配制:
1.玉米芯80%,米糠20%,石膏1%,磷肥1%,生石灰3%,尿素0.2%,多菌灵(含量50%)0.1%,含水量在60%~65%之间。
2.玉米秸80%,米糠20%,磷肥1%,生石灰3%,石膏1%,尿素0.2%,多菌灵(含量50%)0.1%,含水量在60%~65%之间。
3.豆秸40%,玉米芯40%,米糠20%,石膏1%,磷肥1%,生石灰3%,尿素0.1%,多菌灵(含量50%)0.1%,含水量在60%~65%之间。
4.稻草80%,米糠20%,石膏1%,磷肥1%,生石灰3%,尿素0.1%,多菌灵(含量50%)0.1%,含水量在60%~65%之间。
5.玉米芯40%,玉米秸40%,米糠20%,石膏1%,磷肥1%,生石灰3%,尿素0.1%,多菌灵(含量50%)0.1%,含水量在60%~65%之间。
注:以上配方中的玉米芯、秸秆,均粉碎成玉米粒大小,pH值在8~9之间。
二、拌料与堆积发酵
每堆250~500公斤,把磷肥、生石灰拌在米糠中,然后与其它料混合拌匀。把尿素、多菌灵溶于水中,再加到料里拌匀,堆成宽1.5米、高1~1.2米、长不限的堆,稍压实。然后在堆的周围用木棍每隔40厘米打两行直径5厘米、深至堆底的洞,进行有氧发酵。大约3~5天,料内温度可达60℃左右,开始翻第一次堆。以后每2天翻堆一次,共翻3~4次,使培养料产生少量白色羽毛状高温放线菌。发酵时间12~16天。
鸡腿菇
三、菌袋制作与培育
1.选袋
栽培袋可选用折径2.5~2.6厘米,1~2道的塑料袋,然后截成长度为45厘米,一头扎口备用。这样的袋每5000公斤料大约需18公斤。
2.装袋接种
装袋的前一天把温室密闭,每50米棚用甲醛500毫升,敌敌畏250毫升,加水15公斤进行全面喷雾。再用2.5公斤硫磺点燃,密闭24小时,杀死棚内杂菌害虫。装袋前将发好的料堆散开,使料温降至30℃以下开始装袋。把菌种掰成云豆大小,先把袋的一头放一层菌种,上面放一层8厘米左右的培养料,再放一层菌种(中间菌种放在袋的周围),共4层菌种3层料,最后袋口放一层菌种扎口,两端的菌种略多一些。
3.发菌
将装好的袋上堆培养,堆高6~7层,料内温度应掌握在20~26℃,最高不能超过30℃。大约5天左右用针在菌袋两头和中间菌层处打8~10个小孔。菌袋在培养期间,要翻堆检查2~3次,即每隔8~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要做到上下、里外、侧向相互对调,目的是使菌袋均匀地接触空气和温度,使发菌平衡。菌袋培养期间应注意通风换气,可结合调节温度来通风换气。气温高时,发菌棚要加强通风和降温,菌温高时勤通风。如:掀开菇棚边及覆盖物,打开所有通风口使空气对流,从而加大空气流量,降低温度,提高发菌成品率。
菌袋培养期间应注意防湿避光,菌丝在袋内所需的水分不需外界供给,而是靠培养基内现有的水分提供,为此发菌棚内要干燥,空气湿度保持在70%左右。如果场地潮湿,空气湿度过高,会引起杂菌滋生,导致菌袋污染。因此,发菌棚宜干不宜湿。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照,在黑暗条件下要比光线照射生长速度快。所以在菌丝生长阶段,发菌棚要尽量避免光照,菌丝才会迅速、整齐、均匀、粗壮。较强的光照对菌丝有抑制作用。按上述管理方法,约20~30天就可长满菌袋。
四、覆土的制作
1.因鸡腿菇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性,所以覆土是鸡腿菇栽培中一项极重要的工作。覆土材料配制的好坏和消毒处理是否彻底,直接影响菇的产量和质量。
2.覆土材料的选择和理化性质都应符合鸡腿菇生长的需要。基本要求是结构疏松、孔隙度高、通气性能良好、有一定的团粒结构,如粘壤土、菜园土、河泥等。
3.覆土材料的配制。粘壤土或河泥土75%。炉灰渣25%,磷肥0.5%,生石灰1%,多菌灵0.1%,敌敌畏0.1%,pH值8~9,水适量。土握在手捏成团,触之即散。
五、畦床处理和脱袋覆土
1.畦床处理
把畦床整平,灌大水后中间留出过道,并用畦内土垒起25厘米左右的坝埂,散入少量生石灰备用。
2.脱袋覆土
将发菌好的菌袋脱袋后纵排摆入已处理好的畦床内。间隙用处理好的营养土填充,菌棒上覆3~5厘米厚的营养土。覆土后上盖地膜保温保湿,温度应掌握在12~25℃,注意保持土层湿润,加强通风换气。大约覆土15~20天,菌丝即可穿透覆土层并出现原基形成子实体,此时喷一次水。子实体在生长阶段保持较高的湿度和一定的散光,但不可喷大水,保持地面湿润即可。加强通风换气,管理上主要掌握温湿度。女口棚内温度超过25℃以上时,以降温增湿为主,喷雾状水保持地面湿润。换气时应避免强风直接吹入畦床,以免影响鸡腿菇的色泽和质量。可根据出菇的多少灵活掌握通风量,低温季节每天11~14时通风,高温季节每天早晨和傍晚通风,阴雨天加大通风量。出菇温度控制在8~25℃之间,最适温度在14~18℃之间,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
当子实体长至圆柱形或钟形时,颜色由浅变深,菌盖与菌环未分离或刚刚松动时就要适时采摘。头潮菇采完后,应及时把死菇、菇根清理干净,补足覆土;一次性补足水分,管理好温湿度,养出下潮菇。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手磨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咖啡网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手磨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咖啡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10-29 16: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