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民搬运当天捡好的鸭蛋
一边是带领乡邻们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景,一边是扩大产业规模遭遇的资金瓶颈。面对梦想与困惑,麻城市铁门岗乡走马岗村的42岁村民陈世民仍坚持当初的选择:始终坚信产业扶贫之路是宽敞的,不后悔放弃南方城市发展势头正猛的事业,回到家乡创业。
舍弃优厚待遇回乡创业发展养殖
6年前,看到有山有水的家乡仍然不富裕,陈世民放弃在广东承包高校食堂的高收入,回到家乡承包乡里的沙丘水库及旁边的梨园山。
当时,这个地方草比人高,没有路、没通电、没通水,是一片荒坡。“之前来了五六个老板,看一个走一个,最后几乎没人愿意再来。”周仟村村支书卢传付介绍说。
陈世民经过仔细考察和分析,发现这块荒坡、荒水很有发展潜力,“水源好,水域大,适合养殖和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得先开荒。拿定主意并签订承包合同后,一场“荒坡荒水”的“蜕变”运动由此拉开。
建房子、搭棚子、修路、加固水库、接通水电……说干就干,经过两年努力,他带领家人硬是将一片“荒草地”变成“聚宝盆”:高处被削低,低处被填高,杂草被除掉,“荒草坡”被开辟成“种植地”,“荒水”蜕变成“黄金池”。“开荒不仅是个苦活,更需要用钱来铺垫,仅修路我就出资60多万。”就这样,在“花光几百万积蓄、磨破几层皮”后,他初步建立起养殖基地。
2012年,他开始养鱼、养鸭并产生效益,年产值达到30万元。再后来,他又养起了牛、羊,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今,他仅鸭子就养了2.3万余只,还有牛羊一百多头,年产值达到180万元,“高峰期时,光鸭蛋每天就能收四五十筐。”
逐步扩大规模带领乡民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陈世民始终把这句话记得最牢。无论哪家有困难,他总是想方设法给予帮助,坚持最大程度让利于乡亲。
扶贫助弱,是陈世民的第一个目标。随着规模逐步扩大,养殖基地需要的人手越来越多,而大多机会他都留给了“贫困户”、“病弱户”。“村里已有10多个人长年在这里上班了,都是家境不太好的家庭。高峰期时,这里就业人员达到50余人。”卢传付表示。
李华香是养殖基地附近村的村民,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外出打工总不放心,到陈世民的养殖基地上班后,一切都解决了。“以前在武汉上班,一个月才两千多元;如今在这上班,一个月能拿三四千元,不仅拿得比以前高,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很感谢陈总。”聊天中,李华香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为进一步加大带动脱贫的力度,自今年开始,陈世民正在和村里合作,推进“公司+农户”模式,号召农户“入股分红”或者“寄养分红”。“村民可入股参加公司分红,也可帮我代养牛,我按每头每年1500元的标准付‘代养费’,养得越多就赚得越多。”对此,卢传付表示,这是致富的好机会,是推动“精准扶贫”、推进“人人脱贫”的一个良好实践。
放眼望去,陈世民的养殖基地里,鸭子尽情地戏水,牛羊悠然地吃着枯草,有些“生态农庄”的模样。
计划打造成生态农业示范点盼资金支持
陈世民想把这个地方打造成农林渔牧创业园,山林里养鸡养牛养羊,水中养鱼养鸭,田里种稻谷,推广立体种养模式,让更多的乡民富裕起来。“你看这水库,水质好,模样俏,光养鱼可惜了,我准备在东南角开垂钓园,建农庄。水库北边的棚子是鸭舍,目前养殖能力达到近两万只,后面的林地里,马上将竖起十几栋猪舍,我准备朝万头猪的养殖规模挺进。西北角的那块空地,将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和水稻。”陈世民边走边介绍。
陈世民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充分利用水库和林地资源,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水稻田里养鸭、养绿萍,鸭粪、绿萍成了稻子的肥料,鸭子在稻田里吃虫子;猪粪、鸭粪产生沼气,供公司和周边农户使用;沼液和沼渣养鱼,水库里的泥用作水果和蔬菜的肥料。游客来了,不仅有吃有玩有住,回去时,还能亲手摘些蔬菜和水果带走。
但现实情况是,为建这个养殖基地,陈世民已投资380万元。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他的流动资金捉襟见肘,维持发展都有困难,更别谈进一步加大投资。“如果资金能到位,我会一步步地将养殖基地打造成生态观光农业的示范点,到时可住、可玩、可吃,肯定能吸引更多人来这里体验生活。”言谈中,陈世民充满信心。他说,畜牧养殖和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良好,目前,他已分别向政府和金融部门提出申请,希望能得到资金支持。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豆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咖啡网 咖啡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豆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咖啡网 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2-21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