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今天日历的主角旋角羚(Addax nasomaculatus),想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相当陌生,比起电视上面经常出现的广角羚、汤氏瞪羚、黑尾牛羚等非洲羚羊来说,旋角羚无疑显得有些默默无闻。这种普通中略带着独特的羚羊,在人们的视野边缘来回徘徊,让人有所印象却又不甚了解。
你对这对长角有印象吗?图片:Haytem93 / Wikipedia
长角独特 脸却寻常
就如前面所说,旋角羚的普通中略带着独特。其独特在于它在羚羊中独一无二的相貌——名副其实的螺旋状长角。旋角羚两性都具有螺旋状的长角,且雄性的角略长于雌性,角的长度在55~85cm,形成1.5~2.5个螺旋,角截面呈圆形,表面带有密集的棱环,整体形同一根扭曲的螺纹钢。
旋角羚角上有密集的棱环。图片:MathKnight &Dr. Zachi Evenor / Wikipedia
旋角羚身形似驴,但较为粗壮,配色在羚羊中也算是易于分辨,整体颜色在夏季为极浅淡的苍白色,冬天大部分皮毛则转为灰褐色,只有四肢和臀部仍保留浅色,在前腿的腕关节前方,存在着一个深褐色的斑块。其头顶深褐,双眼之间具有一明显的白色斑块,并延伸至眼前方,正面观为H形,这是旋角羚最为醒目的标志。尽管旋角羚有着诸多独有的特征使得它不会被认错,但同时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灭顶之灾 自人类始
非洲是绝大多数羚羊种类的栖息地,旋角羚也未能例外。在古时候,旋角羚曾经分布于非洲之外的阿拉伯地区,以及北非撒哈拉沙漠的广阔地域。但如今它们的分布已经大幅缩减了,野生的旋角羚仅见于尼日和查德的极小区域。
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画作中,就出现了被绳子拴在柱子上的旋角羚,可见当时人类就开始尝试驯化它们。然而,随着古埃及的崩溃衰亡,旋角羚终究没能成为家畜,而是走向了更为悲惨的境地。1800年后,旋角羚的种群数量急剧衰减,不仅退出了阿拉伯半岛,还在20世纪60年代彻底从埃及消失了。
人类活动无疑是造成旋角羚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因为旋角羚活动范围较为固定,容易跟踪又易于捕捉,长期以来被人类大量猎捕,成为了人类的肉食与皮革来源。
旋角羚群。图片:Mike Hill / gettyimages.com
此外,人类活动也对其栖息地产生了严重破坏,这不仅使得旋角羚遭受了灭顶之灾,也殃及了与其同域分布的其他动物,诸如苍瞪羚、多卡瞪羚、弯角剑羚、阿拉伯剑羚等,甚至还影响了北非地区的狮和猎豹。
沙漠难活 自有妙计
作为一种典型的沙漠动物,旋角羚有着一系列适应严酷沙漠环境的特征。其苍白的体色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是良好的保护色。此外,浅颜色能够反射掉部分强烈的日光,有助于在无遮无挡的沙漠里保持体温,避免过热。
旋角羚的四蹄比其他羚羊相对扩大,较大的接触面使其在疏松的沙地行走时不易下陷。
旋角羚的蹄扩大。图片:Wikipedia
在沙漠中,水源极其难得,旋角羚只能依赖食物中的少量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其取食的植物颇为多样,从低矮的禾草类到较高的灌木、树木的多种植物,都在它们的食谱上。然而这些沙漠植物中也不含有太多的水分,它们必须尽可能降低体内水的散失。
旋角羚的胃内侧有着储水的袋状结构,可以帮助它们度过漫长的干旱。为了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并减少散失,它们的消化时间长于其他羚羊,尿液也颇为浓缩。
旋角羚通常夜间活动,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季,白昼时期它们会在阴凉的地方挖坑并躲在里面,避免被日光暴晒。
在沙地上休息的旋角羚。图片:Cyril Ruoso / Biosphoto
旋角羚是群居动物,并且被认为是高度社会化的种类。它们会结成5~20只的小群体四处游荡觅食,群体由最为年长的雌性个体带领,雄性则负责警卫和守护领地。它们能够追随降雨而迁移,不断寻找植被更丰富的区域。
旋角羚全年都可以繁殖,但在冬春之交时期为繁殖高峰,每胎产1仔,幼崽出生时无角。旋角羚仅需2~3年就可达到性成熟,此时的个体已经拥有完美螺旋的角。圈养的旋角羚寿命可达20年,但野生个体很少活到10年。
刚出生的幼崽尚未长出角。图片:Ingrid van den Berg / Animals Animals
牛科一员 身型中庸
1816年,旋角羚由Blainville命名,最初它被命名为Antilope nasomaculatus,归入了黑羚属Antilope。直到1842年,Laurillard才建立了旋角羚属Addax,并将旋角羚作为属内唯一成员。
旋角羚的属名源自于阿拉伯语,指的是一种带有弯角的动物,大概就是旋角羚了,而其种本名nasomaculatus源于拉丁语nasus(鼻子)和maculatus斑点,意指其面颊上横贯鼻梁的白色斑块。至于其英文名字addax ,则是直接把属名拿来用了。
旋角羚属于偶蹄目最大的一科牛科,科内有140个以上的物种,科内物种在形态、习性、体型上均有着显著的差别,从硕大的吨级巨兽印度野牛到体型娇小如兔子的倭新小羚不一而足。
倭新小羚的成体体重只有2.2kg,它是世界上最小的羚羊。图片:Brent Huffman / UltimateUngulate
旋角羚在牛科属于中等体型,雄性肩高105~115cm,体重100~125kg,雌性较小,高95~110cm,重60~90kg。
旋角羚属于牛科的马羚亚科,不同于瞪羚亚科的小型羚羊,马羚亚科的羚羊没有快速奔跑的能力,因而应对体型较大的捕食者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作为其中较小的种类,旋角羚更是天敌众多,狮、豹、鬣狗等动物都是其主要天敌。此外,其幼年个体还要面对狞猫、薮猫等的威胁。
旋角虽稀 非其独有
旋角羚因其旋角而得名,但拥有旋角的牛科动物并不只有它一个,还有黑羚(瞪羚亚科)、捻角山羊(羊亚科)、大捻角羚和小捻角羚(牛亚科)。由于一字之差,两种捻角羚常被误称为旋角羚,但捻角羚与旋角羚之间,除了都有螺旋状的角之外,就再无相似之处了。即使是同样螺旋状的角,捻角羚也有所不同,它没有旋角羚那样清晰的棱环,却有着明显的纵向棱脊,截面绝不成圆形,另外,捻角羚的雌性是没有角的。
虽然几种牛科动物都拥有螺旋状角,但它们的亲缘关系却相当疏远,分属于不同的亚科。这也是牛科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形态相似的种类未必有多少联系,而那些外形差异极大的种类反倒可能是近亲,比如外观相像,体型似牛的麝牛和羚牛,虽都属于羊亚科但关系却非常疏远。
麝牛因具有奇特味道的尿液得名戳我了解麝牛>图片:Wild Wonders of Europe / Munier / naturepl.com
正是这些牛和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让牛、羊、羚的概念成了一笔糊涂账。至于究竟什么样的动物才叫做羚这个问题,只能说除了单种科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之外,不叫牛和羊的牛科动物都叫做羚。
现状危急 幸得拯救
作为曾经广布于西亚和北非的旋角羚,如今的境况可以说是累卵之危,曾经广大的分布区域,现在萎缩成了地图上的几个小点,野外种群数量不足500,被IUCN评定为极危(CR)级别。
所幸旋角羚饲养繁殖均很容易,圈养的个体多达1700只,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内,在摩洛哥和突尼斯,也有散放状态的旋角羚存在,现有野生种群分布的国家也对其采取了保护措施,这个物种的前途,仍然充满希望。
人工饲养的旋角羚被放生到野外。图片:Oliver Bern / Biosphoto
日历娘今日头像
牛科 倭新小羚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网 云南咖啡 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花魁咖啡 精品咖啡豆 手磨咖啡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网 云南咖啡 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花魁咖啡 精品咖啡豆 手磨咖啡 瑰夏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6-16 0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