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人,看天吃饭,尤其在早期生活困苦的年代,许许多多的事物都需要借由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相互的帮助、合作之下,才能更完成许多艰困的工作、才能够生活,在这次拜会褒忠乡有才社区的过程中,由协会理事长程西河大哥进行介绍,其自幼就住在有才社区,没有外出过,且对于有才社区的过去有着深刻的印象。
程大哥回忆起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程大哥说以前种稻不像现在有机器可以使用,需要以人工割稻,当时候天还没有亮,就必须举家出动,大约4-5点就上工,使用的工具是人力踩的割稻机,用镰刀将稻子一把一把的割,然后拿到甩桶去甩,或者用脚踩机器桶的过程;到了7-8点会歇息吃点心,农忙时大多为换工互助的方式,稻田的主人也会准备丰盛的割稻饭答谢来帮忙的亲友,这种浓厚的人情味的互助精神、凝聚力,已随着农具机械化逐渐的淡去。
1.从牛车保存来看农村-
在有才村社区内仍保有少量的牛车,但已经都没有在使用。谈起牛车犁田的回忆,程大哥表示,大约50-60年代时,务农人家都会养1-2头水牛或黄牛,大多以公牛为主,因力气比母牛大,其中又以黄牛为多数,因水牛较怕热,较需要时常补充水分。牛车除了犁田外,也会用来拖甘蔗,拖至甘蔗集运所、蔗埕。
2.儿时的农村乐园-
以前有才社区内有许多池塘、大排水沟、刺竹,小时候这些池塘及大排水沟的水都非常清澈,夏天时不仅可以到这里戏水,还可以到池塘边钓鱼、大排水沟摸蛤仔兼洗裤,而刺竹则是用来防小偷的,也可以用来盖房子呢!除此之外,程大哥还说小时候都会用竹子加柏油去黏树上的蝉来玩,或者用芭乐树、苦楝树刻陀螺,其中以芭乐树刻出来的陀螺比较重,稳定性也较佳。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11-02 22:26:0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