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大规模的春运潮再度开启。这一幕,呈现着“乡土中国”的快速转型,更蕴含着国家城镇化的深厚背景。读懂春运潮中展现出来的城镇化符号,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背后超大规模和快速增长的人口流动性。
春运之难,难在何处?当前,离开所在街道乡镇、在外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户分离”人口,已经达到2.98亿,其中离开所在区县的人口为2.53亿,他们中的多数是务工经商的劳动力就业人口,包括1.68亿的外出就业农民工。春运潮所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乡城迁移、城城迁移的巨大人口流动,是波澜壮阔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历史进程。从2000年的36.2%,到2014年底达到54.77%,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已达7.49亿。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镇化力量,构成了从乡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主体。
这种前所罕见的人口流动,不仅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也说明迁移流动人口对城市的不可或缺。应该注意到,近期的经济下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就业需求,春节返乡对劳动力市场的“用工荒”仍有冲击波效应,特别在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家政劳务市场、餐饮服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劳动力短缺,使得相关服务成本大幅上升。这也说明,迁移流动人口构成了城市产业大军和服务业劳动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城市的经济活动中非户籍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本地人口,他们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者、创造者和劳动者。简单将其视作城镇化发展的成本和负担,决非实事求是,也忽略了他们对城市成长的价值。
近年来,长假中的休闲旅游性春运的比重也在提高。春运不再只是“春节前返乡”和“春节后回城”的简单交通模式,也体现出节日期间面向气候温暖的南方和旅游城市的休闲性交通需求。 这种从“回家”到“休闲”的内容变化,折射出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现代化、城市化的春节,开始产生出新的价值和内涵。春运不仅是“家”的回归,更是现代城市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步成长。逐步从乡村为中心的“返乡—回城”春运模式中抽身,意味着城镇化过程中现代性的发展方向。
当然,后一种春运形式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节前返乡”和“节后回城”为主体的春运模式,也反映了今天迁移流动人口的处境。不少人因子女、配偶或父母在农村居住不得不在春节返乡。数据显示,我国有6000多万留守儿童、4000多万留守老人。庞大的家庭生活的分裂性,促动了“返家”团聚。缺少在流入地城市形成“家”的认同,也是春节返乡的重要原因。即使已经在城市稳定居住和长期居住,但是其心目中的“家”仍然在故土,所以还会义无反顾地加入春运的大潮。
城市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努力使迁移流动人口增强对所在城市生活的认同,增强其在城市中家庭生活的完整性。如何减少流动人口春节返乡过节,让他们在城里过节,或者父母亲戚有条件来到城市中团聚,增强迁移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生活的认同和社会融合,这是一种更加“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如果通过更加包容性的城镇化,让城乡互动转向常态化,必能推动国家发展逐步从乡土社会走向现代城乡生活。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网 咖啡豆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网 咖啡豆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3-20 23: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