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概念模糊,不能很好的进行杂交利用
在农村问“你养的是什么猪种”答曰:“长白猪”,实际上一看,是长白或大约克与本地猪的杂交种,并非纯“长白”。把杂交成的白猪都叫成长白猪了,这是错误的,应叫某某与某某的杂交猪。
农村养猪,多为血统不清楚,因此,是某猪种和另某猪种与本地猪的三元杂交猪还是某猪种与本地猪的级进杂交猪,都不清楚,应该弄清楚血统,充分利用三品种或四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生产商品猪。三元或四元杂交其效果比级进杂交好。
由于血统不精楚,又受当地种公猪所限很可能出现近亲,造致生产性能下降或产生遗传缺陷。
2、有的仔猪断奶过晚
断奶过晚,年产2窝或不到2窝,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大,吃料多,由料转化成奶,不经济。也可能将母猪奶跨。如采取21-35日龄断奶,年可产2.2窝以上,缩短采食量大的泌乳期,可节约饲料,仔猪疾病也少,母猪早断奶,早发十青。实践证明,在农村条件下,只要注意仔猪保温,仔猪哺乳期喂全价仔猪料,断奶后仔猪喂全价仔猪料。加强母猪泌乳期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实行35日龄内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3、哺乳仔猪引食(补料)过晚
在农村多为20多日龄才对仔猪诱食补料,会影响仔猪生长,疾病多,断奶后腹泻水肿也多,也可能将母猪奶跨。
仔猪3-5日龄就需要饮水,5-7日龄就需要诱食,当20日龄前后,母猪泌乳量开始下降时,仔猪已能采食很好。
仔猪由吃奶到吃料,胃液中缺乏盐酸,不能很好的消化蛋白质,也不能杀死随饲料进入的微生物。因此提早诱食的目的在于及早锻炼消化道,使消化功能能尽早完善,采食数量尽早增加,促生长发育。减少哺乳期疾病和断奶后腹泻水肿 仔猪7日龄活动性增强,又有拱掘本能干口习性,7-10日龄开始出牙,牙龈发痒,喜欢啃咬污物,因此7日龄诱食不仅符合仔猪生理特点,还可预防白痢病。
一般35日龄断奶,每猪体重最低不能少于6kg,采食饲料最少在600g以上。
仔猪诱食方法:
(1)让仔猪人猪亲和,不怕人,有意识将仔猪赶入补料间,撒些饲料,让其试探性接触,补料间不能阴湿潮冷脏。
(2)摸清仔猪活动时间(暖和时),增加其在补料间时间,学会采食。
(3)利用仔猪拱掘和寻找食物的遗传特性,在补料间内垫铺草,少撒饲料,让其寻找;或利用拱土习惯,垫一些深层干红粘土,撒点饲料,让其拱掘,又训吃料,也预防贫血。
(4)利用仔猪某些爱好,如喜甜食,喜颗粒,喜舔糊状料等特点,可作为诱食料,
(5)利用仔猪的争食性,大猪带小猪,小猪学大仔猪采食。仔猪每在饲喂一次少少饲料时,总要争抢,利用些特点,增加采食机会和次数。
(6)强制诱食补料:特别对母猪奶较多的仔猪,仔猪料再好也不如奶好,有奶能吃饱,仔猪即不采食饲料,对这些仔猪应强制诱食补料,将烫糊状料向仔猪嘴里抹,日4-5次,4-5天即学会吃食了。
通过认真训练采食,约至20日龄,仔猪即能吃得很好。此时如无母猪,或母猪无奶少奶,只用全价哺乳仔猪料,也保证能让仔猪生长发育良好。
4、怀孕期免疫注射
过去,由于多采取春秋两季免疫,往往正赶母猪怀孕,如在孕期注射,可能因疫苗反应或追赶、注射等应激,造致死胎或流产或仔猪初生振颤。因此,对母猪免疫一般应在空怀期进行。如某些疫苗非在孕期注射不可,注射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5、免疫注射单调
在农村一般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但社会上散发或流行多种传染病,因此应按免疫程序,现在应注射不下十几种疫苗。并且应尽量注射单苗。因为联苗不如单苗,联的越多,免疫效果越差。并应注意疫苗的运输、贮存和正确的注射操作,以预防免疫失败。
猪的免疫程序(略)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会达100%,但保护率最低的也在70-80%,注射疫苗总比不注射好。
6、阉割、免疫、断奶同时进行
阉割、免疫、断奶都是应激。在农村猪阉割一是时间太晚,体重太大,二是图省事,二者或三者同时进行,造致双重或三重应激,加重应激程度。仔猪日龄和体重较大时阉割,保定较难,术口较大,出血较多,阉割应激较重,术口难以愈合,影响生长发育。阉割能降低免疫抗体水平。疫苗反应会使术口愈合较慢,甚或引发炎症。阉割应在出生当日,或在25-27日龄(35日龄断奶)进行。免疫注射应在阉割前或后7—10天为宜,并应避开断奶时间7-8天,避免断奶、阉割、免疫双重或三重应激。
7、对添加剂、预混料、浓缩料和全价料不按要求饲喂
不少用户力了省钱,不考虑营养需要,不按厂家要求配料,而把这些饲料当成“香油”、“芝麻盐”、“味精”,而用量不足,发挥不出这些饲料的应有作用。不管厂家生产的何种饲料,都必须在满足营养需要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取得最佳生产水平,还有的将颗粒全价料再加水加玉米面调成糊状喂猪,这也是错误的。因为颗粒全价料营养完善,适口性好,可防猪挑食,便于贮存和运输,饲喂方便,而加水可能会破坏某些营养,加玉米面降低了营养水平,降低适口性。还有的过多或重复使用某些添加剂,目的为更好防病促长,其实是浪费,甚至于还有可能因某些成分添加过量而中毒。
8、饲养不当,将猪喂得过肥或过瘦
种公猪过肥会降低配种能力;母猪过肥会降低受胎率和产活仔数,还会降低泌乳能力;肥猪过肥会浪费饲料,降低胴体瘦肉率,也卖不上好价钱。过瘦当然也不行。肥猪应分阶段饲养,每阶段应饲喂相应标准的配合饲料。育肥后期应适当限饲,可提高饲料报酬和瘦肉率。母猪在孕期与泌乳期都应标准饲养,断奶后应6-7成膘,怀孕后期9成膘,农村养母猪多数太粗放,粗饲料竞达60-80%,蛋白质不足,又不喂食盐、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导致母猪一些疑难病症发生。种公猪应适当运动,令其保持健壮种用体况。在农村种公猪,利用强度太大,多则一天配种几次,一是不利公猪健康和精液质量,二是使母猪受胎率低或产仔数减少。
9、突然更换饲料
农民喂猪饲料不够稳定,有的仍是“有什么喂什么”,且更换饲料频繁而突然。因产生应激常发生柜食少食、厌食或暴食,有的还会引起腹泻等,影响生长发育。对泌乳母猪,饲料变而奶质变,仔猪随即拉痢。更换饲料应在5-7天内逐渐减少原饲料,逐渐增加新饲料喂量,慢慢更换,即可避免因突然更换饲料所产生的应激。
10、不分性别、大小、强弱的混群饲喂
猪性别不同,阉割与否,其生长发育强度不一样,所需饲料营养也不相同。特别饲养本地猪或与其杂交的二代杂交猪,因这些猪性成熟较早,如混群饲养,阉割太晚,还会发生早配、偷配。应按性别、大小、强弱分群、分类饲喂不同的饲料,避免同群中大欺小,强欺弱、争食、争斗、咬架等,影响采食和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僵猪,提高同群体重均匀度。
11、育肥出栏体重过大
饲养肥猪的任务是: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力投入而获得最多而优质的猪肉。但在农村偏面追求养大肥猪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的将猪养到125kg以上才出售,这是不科学的,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因为猪的年龄愈小,瘦肉多,含水量大,需要维持生命的饲料少,用于增重的饲料利用率高;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脂肪增多,瘦肉减少,含水量少,维持需要增多,饲料利用率降低,当增重达到一定程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根据这一特点,猪在体重25kg后育肥阶段,一般分前期(25-60kg)和育肥后期(60-90kg),给予不同的饲养标准。何时出栏屠宰为好?应选择一个适宜屠宰期,即在饲料利用率最高和日增重最快时期刚过,胴体品质最佳时屠宰为宜。根据试验证明,肉猪一般在出生后1 80天左右,体重达90-100kg,最多不超过110kg,对本地猪和混杂猪在出生后210天,体重最多不超过90kg时屠宰,此时最经济。
12、不重视环境卫生和消毒
环境卫生和消毒是养好猪的重要措施。但不少农产不重视这些,只急于猪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治疗;不追究猪病是怎么得的。要知道,除一些营养性、代谢性疾病外,几乎所有病内因是细菌、病毒,外因是环境条件。因此,猪舍应该经常清扫,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应采取“全进全出”生产工艺流程,母猪产前和断奶后,肥猪出栏后,其圈舍都应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才能避免某些疾病连绵不断。
13、对瘦肉型猪母猪阉割
对本地猪和含本地猪血统的二元杂交猪,因性成熟较早,其育肥公、母都需阉割。对外国瘦肉型猪及含本地猪血统的三元以上杂交猪,因瘦肉率都较高,生长快,性成熟晚。可只阉割公猪(否则,大了有公猪味)。对母猪无须阉割,有的说,母猪不阉割会因发情影响生长,是有道理的,但阉割应激也会影响生长,不阉割,也就经过1-2个发情期影响点生长,但不严重。另外,母猪比阉割母猪胴体瘦肉率高2-2.5个百分点,瘦肉率较高,肉质较好,因此。母猪无须阉割。
14、乱用粗饲料喂猪
在农村,为降低饲料成本,采用一些农副产品和青绿多汁饲料喂猪是可以的,也是完全应该的。但不讲科学的乱用粗饲料就不对了,有的在怀孕母猪饲料内花生壳高达70%,在育肥猪料内花生壳粉、玉米芯或稻壳也竟达30-40%,严重影响了母猪营养、胎儿发育和育肥猪的生长,还可能造致某些营养代谢疾病。
粗饲料中,制晒良好的青干草、苜蓿、地瓜蔓、花生秧和干树叶等,如能保持青绿颜色,气味芳香,则含有较多的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钙、VA、D等营养物质,无疑是猪的好饲料。六和饲料产品介绍中的米糠,是指南方稻谷脱壳后再次加工大米的细糠。在我们山东,米糠较少,但完全可以用上述这些优质粗饲料代替。
一些农副产品,如花生壳、玉米芯、粗稻糠、稻草、大豆秸、麦秸、谷草、谷壳、玉米秸等作物秸杆,白酒糟、啤酒糟中的稻壳、大麦壳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特别含木质素较多,是不宜喂猪的粗饲料。饲料中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牛羊等反刍家畜对纤维和半纤维的消化率可达60-80%,猪鸡对其消化率却极低;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对木质素的消化率都极低。可见木质素是限制纤维素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青饲料>干粗饲料>成熟农副产品秸杆。这是因为植物生长期粗纤维含量少,随着植物的不断成熟,难消化的木质素逐渐增加,因而会严重降低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率
农作物籽食外壳、秸杆含消化能,每kg只有0.1-0.5兆卡,粗蛋白质2.5-7%不等,粗纤维却高达30-40%以上,营养价值极低。因为猪饲料中 含粗纤维高时,不仅不被消化,还会降低干物质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影响猪的生长,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就降低3.5个百分点;当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在5—10%时,饲料有机物物质的消化率可达90%多;当粗纤维含量达1 5%或者更多时,其饲料的消化率只有70%或更少。这是因为粗纤维的增加会降低消化能浓度,并且由于饲料容积过大,适口性降低,而采食量下降,特别在高温条件下,低能高纤维饲料会严重抑制猪的生长。可见,饲料的消化率取决于粗纤维含量,一般是粗纤维含量高的,木质素含量就高。饲料粗纤维在消化生理中,主要起着填充胃肠,促进肠道蠕动和粪便排泄的作用。反刍和马属动物有发达的瘤胃和盲肠,而粗纤维经微生物发酵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可作为主要能源之一;而猪鸡单胃动物则不能有效的利用粗纤维。如果猎鸡饲料粗纤维含量过高,则在吞食、咀嚼、消化和排泄这些粗纤维时所消耗的能量会超过从这些粗纤维中所获得的能量,造成收不抵支,得不偿失,其饲养效果适得其反,猪易掉膘或停止生长。有些农民说,某些粗饲料“刮油”或“拉肠子”,就是这个道理。
在养猪发达国家,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是严格控制的,在美国NRC标准中,根本就不列出对粗纤维的要求,把粗纤维仅作为胃肠的填充物。我国一般要求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为:种公母猪10%左右,生长育肥猪6- 8%,幼猪不超过4%为宜。
15、不注意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有的猪场猪体外寄生虫,虱子和疥癣比较严重,虱子和疥癣致使猪瘙痒不安,影响食欲、休息和生长。在北方,体内寄生虫以蛔虫多为见,主要危害3-6月龄猪,外表无明显症状,但生长缓慢、消瘦、被毛失去光泽,增重速度可降低30%以上。这些慢性消耗性体内外寄生虫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抵估。但在农村很不注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过去多用敌百虫、唑旋眯唑等,现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按说明内服(拌人饲料)或肌注广谱、高效、安全的虫克星(或阿福丁)(也叫伊雏菌素或阿维菌素),一周后再用一次,期间结合对环境用敌百虫消毒,可同时驱除体内外一切寄生虫,效果非常显著。对育肥猪于60日龄前后和育肥中期(体重60kg)驱虫二次即可。
16、饲半斗浪费严重
饲料浪费是农民养猪及一些规模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人估计一些猪场饲料浪费可达5-1 5%,对这一惊人数字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严防饲料浪费和污染。
在农村造致饲料浪费的原因有
(1)每次饲喂投料太多,当顿吃不了,冬季会结冰,夏季会酸败,也会影响食欲。应该定量分次饲喂,每次少喂勤添,以每顿吃饱不剩食为宜。设自动饲槽的应严格控制流量,调整流量以猪拱即流,不拱不流,不采食时,饲槽内没有饲料积存为宜。
(2)采用传统饲槽的,其饲槽设计不合理,有的太深太宽,猪前肢必然踏入饲槽污染饲料:有的太浅太窄,猪必然会将饲料拱出或叨出槽外,造成浪费,每猪应有一定槽位,可避免猪只踏入或卧入槽内。或将饲料拱出槽外。
(3)饲料保存不好造致霉变和老鼠、麻雀偷食,也是造成饲料浪费的重要原因。
17、老鼠和蚊蝇成灾
在农村,特别在一些规模猪场.老鼠遍地皆是,不计其数;夏季蚊蝇铺天盖地,其危害十分严重。
(1)浪费和污染饲料,传播疾病:有人估计,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累计可达15500多只,一只老鼠一年可吃掉12kg粮食,污损粮食40kg,咬损雏鸡和鸡蛋的损失严重。老鼠和蚊蝇能传播20多种疾病。
(2)影响人猪身体健康。
造成老鼠和蚊蝇成灾的原因有:
(1)对饲料和粪污管理不善,环境和舍内卫生搞的不好。
(2)门窗关闭不严或无纱窗沙门。
(3)怕药着猪而不敢用药。
六和淄博、寿光猪场,由于管理的好,环境及猪舍不时的进行消毒,其蚊蝇就非常之少。现在有对人畜无害可以杀灭老鼠和蚊蝇的药物有:
(1)卫公牌灭鼠药,对人畜和鼠类天敌无害,灭鼠效果很好。
(2)虫蝇;争对体内外寄生虫、包括蚊蝇幼虫等有强力驱杀作用,灭杀快,药效持久。
这些药物的采用,不仅有效的消灭体内外的寄生虫,还能有效灭杀蚊蝇、鼠类疾病传染媒介、从而能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损,有利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提高增重,改善饲料报酬。
18、喜欢猪粪黑,皮红,爱睡觉,饲料有香腥昧是农民养猪中最大的观念误区
(1)粪黑:许多养猪者要求厂家饲料喂猪,粪便越黑越好,认为粪黑即消化吸收好,粪黄消化吸收差,其实不然。衡量消化率的标志不在粪的颜色,而在于饲料转化率(料重比),还有粪便的形状,稀便当然消化不好,还可能是病。
饲料中的高铜、高锌、高铁,消化吸收不了的就随粪便排出,粪便自然变黑,高铜有抑菌促长作用,为防止高铜中毒,一般添加高铁、高锌,也有抑菌促长防腹泻作用,这些对仔猪和育肥前期有效,但应注意。
①
在猪生长的一定阶段、一定数量范围内添加,不能越多越好。一防中毒,二是多了也是浪费。
②
②高铜随粪便的排出会造成水土环境的污染。
③猪肉中残留的铜对人体健康有害。
③
(2)皮肤红:饲料内添加胂制剂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主要作用是舒张毛细血管,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抑菌促长作用,皮肤就发红。当然猪饲料其它营养满足需要,将猪喂好了,饲料不加阿散酸,皮肤也发红。如饲料最基本的能量、蛋白质不足或对小僵猪等,加大阿散酸添加量,把猪药死,皮肤也不一定发红。国家允许添加量是有标准量的,有的饲料厂家为迎合农民心理,超大剂量添加,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
1)残留部分随粪便排出污染水土环境。
④
(2)胂制剂在肉里的残留有害人的健康。
⑤
(3)大猪阶段不宜使用胂制剂。
⑥
不同的猪品种有不同的肤色,不能一概要求发红。对猪养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饲料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好坏关键要看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⑦
(三)爱睡觉:有些饲料厂家夸大宣传“能吃、能睡、能长”,农民也误认为猪吃了就睡的饲料是好饲料,认为能睡可减少运动,减少饲料消耗,可促长节约饲料,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⑧
猪吃了这种饲料为什么能睡,除非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或安眠药,这是国家和联合国所不允许的。正常猪应该睡就睡,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这是健康猪,自然肯长。如果一头猪24小时睡,那当然是一头病猪。关键还是营养问题,如果饲料能量、蛋白质不足,即是能睡也不长,吃安眠药过多,还可能产生副效应。
⑨
(1)饲料内安眠药是绝对不能添加的,不能违反国家规定。
⑩
(2)如果饲料内添加安眠药,猪肉中会有残留,人吃了这样的猪肉会产生抗药性,会给从的某些疾病治疗带来困难。
⑪
(3)要讲科学养猪,要讲营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就能养好猪。
⑫
(4)猪适当运动,特别在小猪阶段多运动些,以健康生长有益。
⑬
(四)人嗅着有香、腥味就是好饲料:农民一般在购买饲料时,先抓把嗅嗅,认为有香味、鱼腥味的就是好饲料,而对饲料质量——其他营养成分很少询问,这也是一个误区。
⑭
(1)人嗅着香的,猪不一定喜欢吃,如将一瓶香油埋在地瓜地或花生地里,将猪赶进放牧,那猪首先找到的是地瓜、花生,而不是香油,野猪在深山老林里,从来没有吃鱼的习惯。有的认为饲料有鱼腥味就是好饲料。饲料里添加鱼粉是为了增加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质量最好,如果饲料内不添加鱼粉,而只加鱼腥味,其鱼腥味再浓,也不是加鱼粉多,也不是好饲料。
⑮
>(2)人认为猪喜欢香味、鱼腥味,那么有的猪爱吃屎是怎么回事?说真的,仔猪对甜感兴趣,大猪对微苦不拒绝。有人对仔猪诱食实验,饲料内添力口某些香味剂,有单味、复合味、奶味、甜味等,实验证明仔猪对奶味、甜味比较感兴趣,而对其他的香味并不感兴趣。其认食时间,旺食时间,增重,断奶重等均无大的差异。
⑯
(3)还是下点功夫,研究一下猪的饲料营养科学,看饲料要看内在品质、营养含量,是否是优质原料。力口强饲养管理,要看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
⑰
要想养好猪,只有讲科学,任何捷径都是没有的。
⑱
养好猪的配套技术措施:
⑲
(1)品种是根本遗传潜力
⑳
(2)营养是基础 物质基础
21
(3)环境是关键 生产力=遗传+环境
22
(4)防疫是保障 广义的防疫 有收无收在防疫
23
(5)管理出效益 管理是一门科学,广义的管理,收多收少在管理。
24
(6)依靠科技求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25
(7)治疗。防重于治,综合防治。
26
环境栏圈消毒药的选择与应用
27
(一)准备:对消毒对象(环境、道路、栏圈)彻底清扫干净,有条件的需加水;中洗。
28
(二)消毒药的选择和应用。
29
1、春秋两季常规大消毒:选如下广谱消毒药:2-4%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10-20%漂白粉乳剂或1-3%澄清液:0.05-0.5%过氧乙酸(过醋酸):3-5%煤酚皂溶液(来苏尔);0.3-1%农家福;0.5-1%菌毒敌;0.25-0.5%抗毒威;0.05%强力消毒灵。
上述消毒药用量,每平方土地用药液0.5-2kg,墙壁每平方0.5-1kg。
3、栏圈消毒:来苏尔、农家福
10-20%石灰乳:0.25-0.5%禽畜消毒除臭剂。0.25-0.5%消毒精:0.03-0.05%禽畜消毒除臭剂。
4、猪场大门、生产区大门、猪舍门消毒池、猪舍走道,封锁性消毒; 4-5%火碱—0.25-0.5%过氧乙酸,农家福,来苏尔。
5、粪池、粪便、褥草及其他污物消毒:
粪池周围、粪沟、阴沟,20%;票白粉乳剂浇淋;3-5%来苏尔,5%粗制石炭酸(苯酚);10%可辽林(煤酚皂溶液、臭药水)。喷洒消毒。粪便褥草堆积发酵最为经济。
6、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
乳酸蒸汽消毒:100立方米,6-12m1乳酸加水稀释成20%浓度,放在器皿中加热蒸发,密闭30分钟后通风排气。
20%过氧乙酸成品,每立方米空间用1—3m1,密闭1-2小时,最好采用3-5%溶液加热熏蒸(相对湿度60—80%效果最好),用量为每立方米1-3g过氧乙酸,熏蒸后密闭1-2小时。
36-40%甲醛;容液(福尔马林),每立方米空间25-40m1,加12.5-102高锰酸钾腾雾熏蒸30分钟,也可单用甲醛溶液加1倍水煮沸蒸消毒30分钟;或用多聚甲醛,只需加热在100℃以下,80℃以上的温度中,即会解聚升华,用量力每立方米3-5g。
7、爆发疾病时的消毒:猪瘟、火碱,口蹄疫、过氧乙酸。
(三)注意事项:
几种消毒剂不能合用;猪舍火碱消毒后(6-12小时)应用清水冲洗;冬季浓度宜浓,夏季浓度宜淡。
--------------------------------------
虽然不是原创,但是也感谢楼主了~~
--------------------------------------
回复 2# howitzki
在阅览博客时,摘来的。
--------------------------------------
ding................
--------------------------------------
回复 4# 克伦特罗
谢谢
--------------------------------------
不错的贴子,谢谢楼主提供!
在农村问“你养的是什么猪种”答曰:“长白猪”,实际上一看,是长白或大约克与本地猪的杂交种,并非纯“长白”。把杂交成的白猪都叫成长白猪了,这是错误的,应叫某某与某某的杂交猪。
农村养猪,多为血统不清楚,因此,是某猪种和另某猪种与本地猪的三元杂交猪还是某猪种与本地猪的级进杂交猪,都不清楚,应该弄清楚血统,充分利用三品种或四品种间的杂交优势生产商品猪。三元或四元杂交其效果比级进杂交好。
由于血统不精楚,又受当地种公猪所限很可能出现近亲,造致生产性能下降或产生遗传缺陷。
2、有的仔猪断奶过晚
断奶过晚,年产2窝或不到2窝,母猪泌乳期采食量大,吃料多,由料转化成奶,不经济。也可能将母猪奶跨。如采取21-35日龄断奶,年可产2.2窝以上,缩短采食量大的泌乳期,可节约饲料,仔猪疾病也少,母猪早断奶,早发十青。实践证明,在农村条件下,只要注意仔猪保温,仔猪哺乳期喂全价仔猪料,断奶后仔猪喂全价仔猪料。加强母猪泌乳期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实行35日龄内的早期断奶是可行的。
3、哺乳仔猪引食(补料)过晚
在农村多为20多日龄才对仔猪诱食补料,会影响仔猪生长,疾病多,断奶后腹泻水肿也多,也可能将母猪奶跨。
仔猪3-5日龄就需要饮水,5-7日龄就需要诱食,当20日龄前后,母猪泌乳量开始下降时,仔猪已能采食很好。
仔猪由吃奶到吃料,胃液中缺乏盐酸,不能很好的消化蛋白质,也不能杀死随饲料进入的微生物。因此提早诱食的目的在于及早锻炼消化道,使消化功能能尽早完善,采食数量尽早增加,促生长发育。减少哺乳期疾病和断奶后腹泻水肿 仔猪7日龄活动性增强,又有拱掘本能干口习性,7-10日龄开始出牙,牙龈发痒,喜欢啃咬污物,因此7日龄诱食不仅符合仔猪生理特点,还可预防白痢病。
一般35日龄断奶,每猪体重最低不能少于6kg,采食饲料最少在600g以上。
仔猪诱食方法:
(1)让仔猪人猪亲和,不怕人,有意识将仔猪赶入补料间,撒些饲料,让其试探性接触,补料间不能阴湿潮冷脏。
(2)摸清仔猪活动时间(暖和时),增加其在补料间时间,学会采食。
(3)利用仔猪拱掘和寻找食物的遗传特性,在补料间内垫铺草,少撒饲料,让其寻找;或利用拱土习惯,垫一些深层干红粘土,撒点饲料,让其拱掘,又训吃料,也预防贫血。
(4)利用仔猪某些爱好,如喜甜食,喜颗粒,喜舔糊状料等特点,可作为诱食料,
(5)利用仔猪的争食性,大猪带小猪,小猪学大仔猪采食。仔猪每在饲喂一次少少饲料时,总要争抢,利用些特点,增加采食机会和次数。
(6)强制诱食补料:特别对母猪奶较多的仔猪,仔猪料再好也不如奶好,有奶能吃饱,仔猪即不采食饲料,对这些仔猪应强制诱食补料,将烫糊状料向仔猪嘴里抹,日4-5次,4-5天即学会吃食了。
通过认真训练采食,约至20日龄,仔猪即能吃得很好。此时如无母猪,或母猪无奶少奶,只用全价哺乳仔猪料,也保证能让仔猪生长发育良好。
4、怀孕期免疫注射
过去,由于多采取春秋两季免疫,往往正赶母猪怀孕,如在孕期注射,可能因疫苗反应或追赶、注射等应激,造致死胎或流产或仔猪初生振颤。因此,对母猪免疫一般应在空怀期进行。如某些疫苗非在孕期注射不可,注射操作时应注意安全。
5、免疫注射单调
在农村一般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但社会上散发或流行多种传染病,因此应按免疫程序,现在应注射不下十几种疫苗。并且应尽量注射单苗。因为联苗不如单苗,联的越多,免疫效果越差。并应注意疫苗的运输、贮存和正确的注射操作,以预防免疫失败。
猪的免疫程序(略)
任何疫苗的保护率都不会达100%,但保护率最低的也在70-80%,注射疫苗总比不注射好。
6、阉割、免疫、断奶同时进行
阉割、免疫、断奶都是应激。在农村猪阉割一是时间太晚,体重太大,二是图省事,二者或三者同时进行,造致双重或三重应激,加重应激程度。仔猪日龄和体重较大时阉割,保定较难,术口较大,出血较多,阉割应激较重,术口难以愈合,影响生长发育。阉割能降低免疫抗体水平。疫苗反应会使术口愈合较慢,甚或引发炎症。阉割应在出生当日,或在25-27日龄(35日龄断奶)进行。免疫注射应在阉割前或后7—10天为宜,并应避开断奶时间7-8天,避免断奶、阉割、免疫双重或三重应激。
7、对添加剂、预混料、浓缩料和全价料不按要求饲喂
不少用户力了省钱,不考虑营养需要,不按厂家要求配料,而把这些饲料当成“香油”、“芝麻盐”、“味精”,而用量不足,发挥不出这些饲料的应有作用。不管厂家生产的何种饲料,都必须在满足营养需要的能量、蛋白质水平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取得最佳生产水平,还有的将颗粒全价料再加水加玉米面调成糊状喂猪,这也是错误的。因为颗粒全价料营养完善,适口性好,可防猪挑食,便于贮存和运输,饲喂方便,而加水可能会破坏某些营养,加玉米面降低了营养水平,降低适口性。还有的过多或重复使用某些添加剂,目的为更好防病促长,其实是浪费,甚至于还有可能因某些成分添加过量而中毒。
8、饲养不当,将猪喂得过肥或过瘦
种公猪过肥会降低配种能力;母猪过肥会降低受胎率和产活仔数,还会降低泌乳能力;肥猪过肥会浪费饲料,降低胴体瘦肉率,也卖不上好价钱。过瘦当然也不行。肥猪应分阶段饲养,每阶段应饲喂相应标准的配合饲料。育肥后期应适当限饲,可提高饲料报酬和瘦肉率。母猪在孕期与泌乳期都应标准饲养,断奶后应6-7成膘,怀孕后期9成膘,农村养母猪多数太粗放,粗饲料竞达60-80%,蛋白质不足,又不喂食盐、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导致母猪一些疑难病症发生。种公猪应适当运动,令其保持健壮种用体况。在农村种公猪,利用强度太大,多则一天配种几次,一是不利公猪健康和精液质量,二是使母猪受胎率低或产仔数减少。
9、突然更换饲料
农民喂猪饲料不够稳定,有的仍是“有什么喂什么”,且更换饲料频繁而突然。因产生应激常发生柜食少食、厌食或暴食,有的还会引起腹泻等,影响生长发育。对泌乳母猪,饲料变而奶质变,仔猪随即拉痢。更换饲料应在5-7天内逐渐减少原饲料,逐渐增加新饲料喂量,慢慢更换,即可避免因突然更换饲料所产生的应激。
10、不分性别、大小、强弱的混群饲喂
猪性别不同,阉割与否,其生长发育强度不一样,所需饲料营养也不相同。特别饲养本地猪或与其杂交的二代杂交猪,因这些猪性成熟较早,如混群饲养,阉割太晚,还会发生早配、偷配。应按性别、大小、强弱分群、分类饲喂不同的饲料,避免同群中大欺小,强欺弱、争食、争斗、咬架等,影响采食和生长发育。避免出现僵猪,提高同群体重均匀度。
11、育肥出栏体重过大
饲养肥猪的任务是:力求在最短时间内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力投入而获得最多而优质的猪肉。但在农村偏面追求养大肥猪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少的将猪养到125kg以上才出售,这是不科学的,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的。因为猪的年龄愈小,瘦肉多,含水量大,需要维持生命的饲料少,用于增重的饲料利用率高;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大,脂肪增多,瘦肉减少,含水量少,维持需要增多,饲料利用率降低,当增重达到一定程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根据这一特点,猪在体重25kg后育肥阶段,一般分前期(25-60kg)和育肥后期(60-90kg),给予不同的饲养标准。何时出栏屠宰为好?应选择一个适宜屠宰期,即在饲料利用率最高和日增重最快时期刚过,胴体品质最佳时屠宰为宜。根据试验证明,肉猪一般在出生后1 80天左右,体重达90-100kg,最多不超过110kg,对本地猪和混杂猪在出生后210天,体重最多不超过90kg时屠宰,此时最经济。
12、不重视环境卫生和消毒
环境卫生和消毒是养好猪的重要措施。但不少农产不重视这些,只急于猪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治疗;不追究猪病是怎么得的。要知道,除一些营养性、代谢性疾病外,几乎所有病内因是细菌、病毒,外因是环境条件。因此,猪舍应该经常清扫,定期消毒,保持干燥卫生。应采取“全进全出”生产工艺流程,母猪产前和断奶后,肥猪出栏后,其圈舍都应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才能避免某些疾病连绵不断。
13、对瘦肉型猪母猪阉割
对本地猪和含本地猪血统的二元杂交猪,因性成熟较早,其育肥公、母都需阉割。对外国瘦肉型猪及含本地猪血统的三元以上杂交猪,因瘦肉率都较高,生长快,性成熟晚。可只阉割公猪(否则,大了有公猪味)。对母猪无须阉割,有的说,母猪不阉割会因发情影响生长,是有道理的,但阉割应激也会影响生长,不阉割,也就经过1-2个发情期影响点生长,但不严重。另外,母猪比阉割母猪胴体瘦肉率高2-2.5个百分点,瘦肉率较高,肉质较好,因此。母猪无须阉割。
14、乱用粗饲料喂猪
在农村,为降低饲料成本,采用一些农副产品和青绿多汁饲料喂猪是可以的,也是完全应该的。但不讲科学的乱用粗饲料就不对了,有的在怀孕母猪饲料内花生壳高达70%,在育肥猪料内花生壳粉、玉米芯或稻壳也竟达30-40%,严重影响了母猪营养、胎儿发育和育肥猪的生长,还可能造致某些营养代谢疾病。
粗饲料中,制晒良好的青干草、苜蓿、地瓜蔓、花生秧和干树叶等,如能保持青绿颜色,气味芳香,则含有较多的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质,钙、VA、D等营养物质,无疑是猪的好饲料。六和饲料产品介绍中的米糠,是指南方稻谷脱壳后再次加工大米的细糠。在我们山东,米糠较少,但完全可以用上述这些优质粗饲料代替。
一些农副产品,如花生壳、玉米芯、粗稻糠、稻草、大豆秸、麦秸、谷草、谷壳、玉米秸等作物秸杆,白酒糟、啤酒糟中的稻壳、大麦壳等,因含粗纤维较多,特别含木质素较多,是不宜喂猪的粗饲料。饲料中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牛羊等反刍家畜对纤维和半纤维的消化率可达60-80%,猪鸡对其消化率却极低;反刍动物和单胃动物对木质素的消化率都极低。可见木质素是限制纤维素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青饲料>干粗饲料>成熟农副产品秸杆。这是因为植物生长期粗纤维含量少,随着植物的不断成熟,难消化的木质素逐渐增加,因而会严重降低有机物和粗纤维的消化率
农作物籽食外壳、秸杆含消化能,每kg只有0.1-0.5兆卡,粗蛋白质2.5-7%不等,粗纤维却高达30-40%以上,营养价值极低。因为猪饲料中 含粗纤维高时,不仅不被消化,还会降低干物质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影响猪的生长,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就降低3.5个百分点;当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在5—10%时,饲料有机物物质的消化率可达90%多;当粗纤维含量达1 5%或者更多时,其饲料的消化率只有70%或更少。这是因为粗纤维的增加会降低消化能浓度,并且由于饲料容积过大,适口性降低,而采食量下降,特别在高温条件下,低能高纤维饲料会严重抑制猪的生长。可见,饲料的消化率取决于粗纤维含量,一般是粗纤维含量高的,木质素含量就高。饲料粗纤维在消化生理中,主要起着填充胃肠,促进肠道蠕动和粪便排泄的作用。反刍和马属动物有发达的瘤胃和盲肠,而粗纤维经微生物发酵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可作为主要能源之一;而猪鸡单胃动物则不能有效的利用粗纤维。如果猎鸡饲料粗纤维含量过高,则在吞食、咀嚼、消化和排泄这些粗纤维时所消耗的能量会超过从这些粗纤维中所获得的能量,造成收不抵支,得不偿失,其饲养效果适得其反,猪易掉膘或停止生长。有些农民说,某些粗饲料“刮油”或“拉肠子”,就是这个道理。
在养猪发达国家,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是严格控制的,在美国NRC标准中,根本就不列出对粗纤维的要求,把粗纤维仅作为胃肠的填充物。我国一般要求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为:种公母猪10%左右,生长育肥猪6- 8%,幼猪不超过4%为宜。
15、不注意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有的猪场猪体外寄生虫,虱子和疥癣比较严重,虱子和疥癣致使猪瘙痒不安,影响食欲、休息和生长。在北方,体内寄生虫以蛔虫多为见,主要危害3-6月龄猪,外表无明显症状,但生长缓慢、消瘦、被毛失去光泽,增重速度可降低30%以上。这些慢性消耗性体内外寄生虫病,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抵估。但在农村很不注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驱除体内外寄生虫过去多用敌百虫、唑旋眯唑等,现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按说明内服(拌人饲料)或肌注广谱、高效、安全的虫克星(或阿福丁)(也叫伊雏菌素或阿维菌素),一周后再用一次,期间结合对环境用敌百虫消毒,可同时驱除体内外一切寄生虫,效果非常显著。对育肥猪于60日龄前后和育肥中期(体重60kg)驱虫二次即可。
16、饲半斗浪费严重
饲料浪费是农民养猪及一些规模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人估计一些猪场饲料浪费可达5-1 5%,对这一惊人数字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严防饲料浪费和污染。
在农村造致饲料浪费的原因有
(1)每次饲喂投料太多,当顿吃不了,冬季会结冰,夏季会酸败,也会影响食欲。应该定量分次饲喂,每次少喂勤添,以每顿吃饱不剩食为宜。设自动饲槽的应严格控制流量,调整流量以猪拱即流,不拱不流,不采食时,饲槽内没有饲料积存为宜。
(2)采用传统饲槽的,其饲槽设计不合理,有的太深太宽,猪前肢必然踏入饲槽污染饲料:有的太浅太窄,猪必然会将饲料拱出或叨出槽外,造成浪费,每猪应有一定槽位,可避免猪只踏入或卧入槽内。或将饲料拱出槽外。
(3)饲料保存不好造致霉变和老鼠、麻雀偷食,也是造成饲料浪费的重要原因。
17、老鼠和蚊蝇成灾
在农村,特别在一些规模猪场.老鼠遍地皆是,不计其数;夏季蚊蝇铺天盖地,其危害十分严重。
(1)浪费和污染饲料,传播疾病:有人估计,一对老鼠一年可繁殖后代累计可达15500多只,一只老鼠一年可吃掉12kg粮食,污损粮食40kg,咬损雏鸡和鸡蛋的损失严重。老鼠和蚊蝇能传播20多种疾病。
(2)影响人猪身体健康。
造成老鼠和蚊蝇成灾的原因有:
(1)对饲料和粪污管理不善,环境和舍内卫生搞的不好。
(2)门窗关闭不严或无纱窗沙门。
(3)怕药着猪而不敢用药。
六和淄博、寿光猪场,由于管理的好,环境及猪舍不时的进行消毒,其蚊蝇就非常之少。现在有对人畜无害可以杀灭老鼠和蚊蝇的药物有:
(1)卫公牌灭鼠药,对人畜和鼠类天敌无害,灭鼠效果很好。
(2)虫蝇;争对体内外寄生虫、包括蚊蝇幼虫等有强力驱杀作用,灭杀快,药效持久。
这些药物的采用,不仅有效的消灭体内外的寄生虫,还能有效灭杀蚊蝇、鼠类疾病传染媒介、从而能减少饲料浪费和污损,有利于控制和预防传染病,提高增重,改善饲料报酬。
18、喜欢猪粪黑,皮红,爱睡觉,饲料有香腥昧是农民养猪中最大的观念误区
(1)粪黑:许多养猪者要求厂家饲料喂猪,粪便越黑越好,认为粪黑即消化吸收好,粪黄消化吸收差,其实不然。衡量消化率的标志不在粪的颜色,而在于饲料转化率(料重比),还有粪便的形状,稀便当然消化不好,还可能是病。
饲料中的高铜、高锌、高铁,消化吸收不了的就随粪便排出,粪便自然变黑,高铜有抑菌促长作用,为防止高铜中毒,一般添加高铁、高锌,也有抑菌促长防腹泻作用,这些对仔猪和育肥前期有效,但应注意。
①
在猪生长的一定阶段、一定数量范围内添加,不能越多越好。一防中毒,二是多了也是浪费。
②
②高铜随粪便的排出会造成水土环境的污染。
③猪肉中残留的铜对人体健康有害。
③
(2)皮肤红:饲料内添加胂制剂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主要作用是舒张毛细血管,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抑菌促长作用,皮肤就发红。当然猪饲料其它营养满足需要,将猪喂好了,饲料不加阿散酸,皮肤也发红。如饲料最基本的能量、蛋白质不足或对小僵猪等,加大阿散酸添加量,把猪药死,皮肤也不一定发红。国家允许添加量是有标准量的,有的饲料厂家为迎合农民心理,超大剂量添加,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
1)残留部分随粪便排出污染水土环境。
④
(2)胂制剂在肉里的残留有害人的健康。
⑤
(3)大猪阶段不宜使用胂制剂。
⑥
不同的猪品种有不同的肤色,不能一概要求发红。对猪养的好坏,主要决定于饲料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好坏关键要看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⑦
(三)爱睡觉:有些饲料厂家夸大宣传“能吃、能睡、能长”,农民也误认为猪吃了就睡的饲料是好饲料,认为能睡可减少运动,减少饲料消耗,可促长节约饲料,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⑧
猪吃了这种饲料为什么能睡,除非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或安眠药,这是国家和联合国所不允许的。正常猪应该睡就睡,该吃就吃,该玩就玩,这是健康猪,自然肯长。如果一头猪24小时睡,那当然是一头病猪。关键还是营养问题,如果饲料能量、蛋白质不足,即是能睡也不长,吃安眠药过多,还可能产生副效应。
⑨
(1)饲料内安眠药是绝对不能添加的,不能违反国家规定。
⑩
(2)如果饲料内添加安眠药,猪肉中会有残留,人吃了这样的猪肉会产生抗药性,会给从的某些疾病治疗带来困难。
⑪
(3)要讲科学养猪,要讲营养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就能养好猪。
⑫
(4)猪适当运动,特别在小猪阶段多运动些,以健康生长有益。
⑬
(四)人嗅着有香、腥味就是好饲料:农民一般在购买饲料时,先抓把嗅嗅,认为有香味、鱼腥味的就是好饲料,而对饲料质量——其他营养成分很少询问,这也是一个误区。
⑭
(1)人嗅着香的,猪不一定喜欢吃,如将一瓶香油埋在地瓜地或花生地里,将猪赶进放牧,那猪首先找到的是地瓜、花生,而不是香油,野猪在深山老林里,从来没有吃鱼的习惯。有的认为饲料有鱼腥味就是好饲料。饲料里添加鱼粉是为了增加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质量最好,如果饲料内不添加鱼粉,而只加鱼腥味,其鱼腥味再浓,也不是加鱼粉多,也不是好饲料。
⑮
>(2)人认为猪喜欢香味、鱼腥味,那么有的猪爱吃屎是怎么回事?说真的,仔猪对甜感兴趣,大猪对微苦不拒绝。有人对仔猪诱食实验,饲料内添力口某些香味剂,有单味、复合味、奶味、甜味等,实验证明仔猪对奶味、甜味比较感兴趣,而对其他的香味并不感兴趣。其认食时间,旺食时间,增重,断奶重等均无大的差异。
⑯
(3)还是下点功夫,研究一下猪的饲料营养科学,看饲料要看内在品质、营养含量,是否是优质原料。力口强饲养管理,要看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
⑰
要想养好猪,只有讲科学,任何捷径都是没有的。
⑱
养好猪的配套技术措施:
⑲
(1)品种是根本遗传潜力
⑳
(2)营养是基础 物质基础
21
(3)环境是关键 生产力=遗传+环境
22
(4)防疫是保障 广义的防疫 有收无收在防疫
23
(5)管理出效益 管理是一门科学,广义的管理,收多收少在管理。
24
(6)依靠科技求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25
(7)治疗。防重于治,综合防治。
26
环境栏圈消毒药的选择与应用
27
(一)准备:对消毒对象(环境、道路、栏圈)彻底清扫干净,有条件的需加水;中洗。
28
(二)消毒药的选择和应用。
29
1、春秋两季常规大消毒:选如下广谱消毒药:2-4%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10-20%漂白粉乳剂或1-3%澄清液:0.05-0.5%过氧乙酸(过醋酸):3-5%煤酚皂溶液(来苏尔);0.3-1%农家福;0.5-1%菌毒敌;0.25-0.5%抗毒威;0.05%强力消毒灵。
上述消毒药用量,每平方土地用药液0.5-2kg,墙壁每平方0.5-1kg。
3、栏圈消毒:来苏尔、农家福
10-20%石灰乳:0.25-0.5%禽畜消毒除臭剂。0.25-0.5%消毒精:0.03-0.05%禽畜消毒除臭剂。
4、猪场大门、生产区大门、猪舍门消毒池、猪舍走道,封锁性消毒; 4-5%火碱—0.25-0.5%过氧乙酸,农家福,来苏尔。
5、粪池、粪便、褥草及其他污物消毒:
粪池周围、粪沟、阴沟,20%;票白粉乳剂浇淋;3-5%来苏尔,5%粗制石炭酸(苯酚);10%可辽林(煤酚皂溶液、臭药水)。喷洒消毒。粪便褥草堆积发酵最为经济。
6、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消毒。
乳酸蒸汽消毒:100立方米,6-12m1乳酸加水稀释成20%浓度,放在器皿中加热蒸发,密闭30分钟后通风排气。
20%过氧乙酸成品,每立方米空间用1—3m1,密闭1-2小时,最好采用3-5%溶液加热熏蒸(相对湿度60—80%效果最好),用量为每立方米1-3g过氧乙酸,熏蒸后密闭1-2小时。
36-40%甲醛;容液(福尔马林),每立方米空间25-40m1,加12.5-102高锰酸钾腾雾熏蒸30分钟,也可单用甲醛溶液加1倍水煮沸蒸消毒30分钟;或用多聚甲醛,只需加热在100℃以下,80℃以上的温度中,即会解聚升华,用量力每立方米3-5g。
7、爆发疾病时的消毒:猪瘟、火碱,口蹄疫、过氧乙酸。
(三)注意事项:
几种消毒剂不能合用;猪舍火碱消毒后(6-12小时)应用清水冲洗;冬季浓度宜浓,夏季浓度宜淡。
--------------------------------------
虽然不是原创,但是也感谢楼主了~~
--------------------------------------
回复 2# howitzki
在阅览博客时,摘来的。
--------------------------------------
ding................
--------------------------------------
回复 4# 克伦特罗
谢谢
--------------------------------------
不错的贴子,谢谢楼主提供!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瑰夏咖啡 咖啡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手磨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云南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网 瑰夏咖啡 咖啡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手磨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云南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7-11 0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