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致富网)猪的品种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与应用
本人急需这篇稿子,哪位有的话能否贡献一下?急急急!!!
--------------------------------------
哈哈,没有人给你吧
--------------------------------------
楼上干嘛这样幸灾乐祸??
--------------------------------------
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受到国人的关注,同时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帝国就引进了中国猪种,到19世纪初,美、英等国引入广东的“番禺猪”,后又传到德、法、日等国,并参与育成大约克猪、巴克夏猪、波中猪等品种。近年来,法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利用我国的优秀地方品种,培育出了一些优秀的瘦肉型猪种。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2004),我国现有猪种遗传资源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
1 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
根据我国地方猪种的饲养管理方法、体质外貌和生产性能,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等因素,按自然农业区域分类,可分为:华北型,华中型、华南型、西南型、江南型和高原型。
1.1 华北型(5个) 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地区。主要猪种:东北民猪(东北)、黄淮海黑猪(河北等)、汉江黑猪(陕西)、沂蒙黑猪(山东)、八眉猪(甘肃)等。
1.2 华南型(9个)主要分布在南岭与珠江流域以南。主要猪种:香猪(云贵高原)、陆川猪(广西)、桃园猪(台湾)、五指山猪(海南)、广东小耳黑背猪(广东)等。
1.3 江海型(7个) 主要分布在淮河与长江之间。主要猪种:太湖猪(上海等)、姜曲海猪(江苏)、虹桥猪(浙江)、阳新猪(湖北)、圩猪(安徽)等。
1.4 华中型(19个)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珠江之间。主要猪种:金华猪(浙江)、大花白猪(广东)、宁乡猪(湖南)、皖南花猪(安徽)等。
1.5 西南型(7个)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猪种:内江猪、荣昌猪、乌金猪(我国唯一的红毛猪)等。
1.6 高原型(1个) 分布在青藏高原。主要猪种:藏猪。
2 我国地方猪种的特点
我国地方猪种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地方猪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早已闻名世界,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抗逆性强、产仔数多、适应性能强、耐粗饲、抗寒冷等,其中繁殖力高,肉质好,抗逆性强最为突出。
2.1 繁殖力高
中国地方猪种具有性成熟早、排卵数多、受胎率高、产仔数多、产后疾患少、护仔能力强、仔猪育成率高等优良繁殖特性。从产仔数和排卵数看,我国的地方猪种可分为多产型,如太湖猪、金华猪、民猪等和常产型,如姜曲海猪、大围子猪、内阔猪、大花白猪等。具有代表性的猪种是嘉兴黑猪、二花脸猪、东北民猪、金华猪、大花白猪、内江猪、姜曲海猪、大围子猪、河套大耳猪等9个品种,性成熟时间平均为130日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7.21枚,经产猪为21.58枚。初产猪平均产仔10.54头,经产猪平均产仔13.64头。东北民猪初产仔数达12.70头,经产猪产仔数达15.50头。太湖猪初产数达13.48头,经产猪16.65头。
2.2 肉质优良
我国地方猪种肉质优良,以口感好、味香、细嫩多汁而闻名于世,这可能与我国地方猪种饲养周期长,饲料采食多样有一定关系。我国地方猪种肉质有显著的特点,肉色鲜红,无PSE肉和DFD肉,屠宰后45分钟肌肉pH均属正常(>6.2),肌肉大理石纹适中,肌肉系水力强,肌肉组织结构较合理,肌纤维直径细,单位面积密度大,水分含量低。陈润生对我国10个地方猪种的肉质性状研究中,没有发现PSE肉,肌肉嫩而多汁,肌纤维较细,密度较大,肌肉大理石花纹分布适中,肌纤维间充满脂肪颗粒,烹调时产生特殊的香味。
2.3 抗逆性强
抗逆性主要是指机体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我国地方猪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对不良的环境,如气候、湿度、海拔高度以及耐粗饲、饥饿、疾病侵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例如民猪体温调节能力很强,在零下28℃寒温下,12分钟内不会出现寒颤,而当温度由22.5℃上升至32℃时,民猪呼吸次数增加了31.87次/分钟,哈白猪的呼吸次数增加了47.94次/分钟,显然我国地方猪种在抗寒、抗热能力上优于国外猪种。
3 地方猪种的作用
3.1 地方猪种的杂交利用
我国地方猪种由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屠宰率低、瘦肉率低、饲料转化率低等缺点,不能适应养猪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无法满足市场对瘦猪肉日益增长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地从国外引进瘦肉型猪种,我国的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的遗传差异较大,与外国猪种杂交时,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而且我国地方猪种拥有丰富的遗传特性,所以能够取得很好的杂交效果。现在,多采用以我国地方猪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猪,或直接用来生产洋种商品肉猪,以“一洋一土”的二元杂种、“二洋一土”的三元杂种、“洋三元”杂种模式最为代表。目前这样的杂交猪在我国饲养最多,它兼具地方猪种和“洋”猪种的优点,既有较高的繁殖力和良好的肉质,又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耐粗放、对饲养环境和繁殖技术要求较低。
3.2 地方猪种在肉质改善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显得极为突出。在育种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强调提高瘦肉率,“洋三元”杂交繁育体系长期发展导致的不良后果之一是肉质明显下降,即肌纤维粗糙、缺少肌内脂肪、没有猪肉应有的香味。而我国地方猪种的长期选育,使其肉质鲜美,一是细嫩爽口,中国地方猪种的肌纤维细致直径小,在胴体成熟后大理石纹明显而且造型优雅,以细﹑密﹑匀为特点构成美丽的霜花状图案,正是优质肉的关键所在。二是肥美多汁。对国内多数消费者来说,又产生了对优质猪肉(高肌内脂肪)的需求,人们又转向地方猪种生产的高肌内脂肪猪肉。近年来测定的肉质参数见表1。
表1 不同地方猪种血缘比例的肉质性能比较
血缘比例
项目
100%
50%
25%
0%
(本地猪)
(一洋一本)
(二洋一本)
(洋三元)
头数
36
52
74
96
pH24
5.92
5.93
5.85
5.85
贮存损失(%)
0.83
3.46
4.91
6.29
拿破率(%)
83.60
77.64
75.48
62.28
亮度(L*)
47.70
48.23
50.05
52.08
红度(a*)
13.64
10.46
10.39
9.80
黄度(b*)
1.12
1.84
2.37
2.22
眼肌纤维直径(微米)
51.26
60.40
62.97
68.12
注:屠宰体重按各地方品种或杂交种特异性。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本地猪种的猪肉各项指标高于杂交品种,说明我国地方猪种的猪肉品质在pH、系水力、肉色、质地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但猪肉品质随本地猪血缘比例的下降而降低。
3.3 地方猪种在培育新品系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畜牧科技的发展,我国猪杂交利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地方猪种在培育新品系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我国地方猪种的优点,培育优质猪种新品系,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性瘦肉猪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及配套研究的科技攻关,育成了25个新品系猪,其中21个为母系。2005年云南省“高档优质瘦肉猪配套系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科技攻关项目中,经过13年的选育,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以地方猪种选育的专门化品系配套而成的猪配套系——撒坝猪配套系。撒坝猪配套系充分利用了地方猪种和引进猪种基因资源的互补和互作效应,试验采用闭锁与定期开放相结合,个体与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培育专门化品系,使配套系猪各主要生产性能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且遗传稳定。该配套系已经通过全国猪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审定。同时在国家攻关项目带动下,我国经过多年的选育,先后培育了新太湖猪、六系、苏中猪品系和新品种荣昌一号、新大河猪、新莱芜猪等。培育成新母本品系由中国的优良地方猪种和引进的国外瘦肉型品种按不同的比例组成,按中、外猪品种血缘比例,将新品系猪分为5个类型。各品系猪的亲本品种血缘组成比例见表2。
表2 新品系猪的亲本品种血缘比例(%)
类型
品系名称
亲本品种血缘比例
引进的国外瘦肉型品种猪血缘
中国地方猪种血缘
Ⅰ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
25
75
Ⅱ
中国瘦肉型猪DⅥ系
苏钟猪Ⅰ系
苏钟猪Ⅱ系
50
50
50
50
50
50
Ⅲ
嘉兴黑猪瘦肉型品系
四川白猪Ⅰ系
62.5
62.5
37.5
37.5
Ⅳ
湘白猪系
中畜系
松辽黑猪母系
73~75
73~75
73~75
27~25
27~25
27~25
Ⅴ
中国瘦肉型猪D系
湘白猪系
高产瘦肉型猪系
80.5~87.5
80.5~87.5
80.5~87.5
19.5~12.5
19.5~12.5
19.5~12.5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地方猪种在培育新品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品系保留了地方猪种的优良性状,从而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 小结
就目前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地方良种猪的开发利用不够,还难以适应当前养猪产业形式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养猪业实际,利用资源优势,借助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应用等科学技术,培育新品系。制定出选育目标,不断完善猪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定品种走向,实现我国猪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
楼主还满意不?
本人急需这篇稿子,哪位有的话能否贡献一下?急急急!!!
--------------------------------------
哈哈,没有人给你吧
--------------------------------------
楼上干嘛这样幸灾乐祸??
--------------------------------------
我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受到国人的关注,同时对世界猪种的改良做出了很大贡献。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帝国就引进了中国猪种,到19世纪初,美、英等国引入广东的“番禺猪”,后又传到德、法、日等国,并参与育成大约克猪、巴克夏猪、波中猪等品种。近年来,法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利用我国的优秀地方品种,培育出了一些优秀的瘦肉型猪种。根据品种资源调查及《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2004),我国现有猪种遗传资源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
1 我国地方猪种的分类
根据我国地方猪种的饲养管理方法、体质外貌和生产性能,以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等因素,按自然农业区域分类,可分为:华北型,华中型、华南型、西南型、江南型和高原型。
1.1 华北型(5个) 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以北地区。主要猪种:东北民猪(东北)、黄淮海黑猪(河北等)、汉江黑猪(陕西)、沂蒙黑猪(山东)、八眉猪(甘肃)等。
1.2 华南型(9个)主要分布在南岭与珠江流域以南。主要猪种:香猪(云贵高原)、陆川猪(广西)、桃园猪(台湾)、五指山猪(海南)、广东小耳黑背猪(广东)等。
1.3 江海型(7个) 主要分布在淮河与长江之间。主要猪种:太湖猪(上海等)、姜曲海猪(江苏)、虹桥猪(浙江)、阳新猪(湖北)、圩猪(安徽)等。
1.4 华中型(19个)主要分布在长江和珠江之间。主要猪种:金华猪(浙江)、大花白猪(广东)、宁乡猪(湖南)、皖南花猪(安徽)等。
1.5 西南型(7个)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主要猪种:内江猪、荣昌猪、乌金猪(我国唯一的红毛猪)等。
1.6 高原型(1个) 分布在青藏高原。主要猪种:藏猪。
2 我国地方猪种的特点
我国地方猪种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地方猪种的优异种质特性早已闻名世界,性成熟早、繁殖力高、抗逆性强、产仔数多、适应性能强、耐粗饲、抗寒冷等,其中繁殖力高,肉质好,抗逆性强最为突出。
2.1 繁殖力高
中国地方猪种具有性成熟早、排卵数多、受胎率高、产仔数多、产后疾患少、护仔能力强、仔猪育成率高等优良繁殖特性。从产仔数和排卵数看,我国的地方猪种可分为多产型,如太湖猪、金华猪、民猪等和常产型,如姜曲海猪、大围子猪、内阔猪、大花白猪等。具有代表性的猪种是嘉兴黑猪、二花脸猪、东北民猪、金华猪、大花白猪、内江猪、姜曲海猪、大围子猪、河套大耳猪等9个品种,性成熟时间平均为130日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7.21枚,经产猪为21.58枚。初产猪平均产仔10.54头,经产猪平均产仔13.64头。东北民猪初产仔数达12.70头,经产猪产仔数达15.50头。太湖猪初产数达13.48头,经产猪16.65头。
2.2 肉质优良
我国地方猪种肉质优良,以口感好、味香、细嫩多汁而闻名于世,这可能与我国地方猪种饲养周期长,饲料采食多样有一定关系。我国地方猪种肉质有显著的特点,肉色鲜红,无PSE肉和DFD肉,屠宰后45分钟肌肉pH均属正常(>6.2),肌肉大理石纹适中,肌肉系水力强,肌肉组织结构较合理,肌纤维直径细,单位面积密度大,水分含量低。陈润生对我国10个地方猪种的肉质性状研究中,没有发现PSE肉,肌肉嫩而多汁,肌纤维较细,密度较大,肌肉大理石花纹分布适中,肌纤维间充满脂肪颗粒,烹调时产生特殊的香味。
2.3 抗逆性强
抗逆性主要是指机体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我国地方猪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对不良的环境,如气候、湿度、海拔高度以及耐粗饲、饥饿、疾病侵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例如民猪体温调节能力很强,在零下28℃寒温下,12分钟内不会出现寒颤,而当温度由22.5℃上升至32℃时,民猪呼吸次数增加了31.87次/分钟,哈白猪的呼吸次数增加了47.94次/分钟,显然我国地方猪种在抗寒、抗热能力上优于国外猪种。
3 地方猪种的作用
3.1 地方猪种的杂交利用
我国地方猪种由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屠宰率低、瘦肉率低、饲料转化率低等缺点,不能适应养猪业的产业化发展,也无法满足市场对瘦猪肉日益增长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地从国外引进瘦肉型猪种,我国的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的遗传差异较大,与外国猪种杂交时,能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和遗传互补效应,而且我国地方猪种拥有丰富的遗传特性,所以能够取得很好的杂交效果。现在,多采用以我国地方猪种作为母本进行杂交生产商品肉猪,或直接用来生产洋种商品肉猪,以“一洋一土”的二元杂种、“二洋一土”的三元杂种、“洋三元”杂种模式最为代表。目前这样的杂交猪在我国饲养最多,它兼具地方猪种和“洋”猪种的优点,既有较高的繁殖力和良好的肉质,又生长较快、瘦肉率较高、耐粗放、对饲养环境和繁殖技术要求较低。
3.2 地方猪种在肉质改善中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显得极为突出。在育种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强调提高瘦肉率,“洋三元”杂交繁育体系长期发展导致的不良后果之一是肉质明显下降,即肌纤维粗糙、缺少肌内脂肪、没有猪肉应有的香味。而我国地方猪种的长期选育,使其肉质鲜美,一是细嫩爽口,中国地方猪种的肌纤维细致直径小,在胴体成熟后大理石纹明显而且造型优雅,以细﹑密﹑匀为特点构成美丽的霜花状图案,正是优质肉的关键所在。二是肥美多汁。对国内多数消费者来说,又产生了对优质猪肉(高肌内脂肪)的需求,人们又转向地方猪种生产的高肌内脂肪猪肉。近年来测定的肉质参数见表1。
表1 不同地方猪种血缘比例的肉质性能比较
血缘比例
项目
100%
50%
25%
0%
(本地猪)
(一洋一本)
(二洋一本)
(洋三元)
头数
36
52
74
96
pH24
5.92
5.93
5.85
5.85
贮存损失(%)
0.83
3.46
4.91
6.29
拿破率(%)
83.60
77.64
75.48
62.28
亮度(L*)
47.70
48.23
50.05
52.08
红度(a*)
13.64
10.46
10.39
9.80
黄度(b*)
1.12
1.84
2.37
2.22
眼肌纤维直径(微米)
51.26
60.40
62.97
68.12
注:屠宰体重按各地方品种或杂交种特异性。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本地猪种的猪肉各项指标高于杂交品种,说明我国地方猪种的猪肉品质在pH、系水力、肉色、质地等方面有很强的优势。但猪肉品质随本地猪血缘比例的下降而降低。
3.3 地方猪种在培育新品系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畜牧科技的发展,我国猪杂交利用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地方猪种在培育新品系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我国地方猪种的优点,培育优质猪种新品系,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国家科委组织全国性瘦肉猪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及配套研究的科技攻关,育成了25个新品系猪,其中21个为母系。2005年云南省“高档优质瘦肉猪配套系选育及其产业化研究”科技攻关项目中,经过13年的选育,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以地方猪种选育的专门化品系配套而成的猪配套系——撒坝猪配套系。撒坝猪配套系充分利用了地方猪种和引进猪种基因资源的互补和互作效应,试验采用闭锁与定期开放相结合,个体与家系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培育专门化品系,使配套系猪各主要生产性能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且遗传稳定。该配套系已经通过全国猪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的审定。同时在国家攻关项目带动下,我国经过多年的选育,先后培育了新太湖猪、六系、苏中猪品系和新品种荣昌一号、新大河猪、新莱芜猪等。培育成新母本品系由中国的优良地方猪种和引进的国外瘦肉型品种按不同的比例组成,按中、外猪品种血缘比例,将新品系猪分为5个类型。各品系猪的亲本品种血缘组成比例见表2。
表2 新品系猪的亲本品种血缘比例(%)
类型
品系名称
亲本品种血缘比例
引进的国外瘦肉型品种猪血缘
中国地方猪种血缘
Ⅰ
荣昌猪瘦肉型品系
25
75
Ⅱ
中国瘦肉型猪DⅥ系
苏钟猪Ⅰ系
苏钟猪Ⅱ系
50
50
50
50
50
50
Ⅲ
嘉兴黑猪瘦肉型品系
四川白猪Ⅰ系
62.5
62.5
37.5
37.5
Ⅳ
湘白猪系
中畜系
松辽黑猪母系
73~75
73~75
73~75
27~25
27~25
27~25
Ⅴ
中国瘦肉型猪D系
湘白猪系
高产瘦肉型猪系
80.5~87.5
80.5~87.5
80.5~87.5
19.5~12.5
19.5~12.5
19.5~12.5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地方猪种在培育新品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品系保留了地方猪种的优良性状,从而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 小结
就目前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地方良种猪的开发利用不够,还难以适应当前养猪产业形式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养猪业实际,利用资源优势,借助分子生物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应用等科学技术,培育新品系。制定出选育目标,不断完善猪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定品种走向,实现我国猪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
楼主还满意不?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云南咖啡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咖啡豆 咖啡网 手磨咖啡 咖啡 耶加雪菲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咖啡豆 咖啡网 手磨咖啡 咖啡 耶加雪菲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7-25 07: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