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如何栽培?请指导
黑木耳的子实体单生为耳状,或群生为花瓣状,胶质,半透明,中凹,背面常呈青褐色,有绒状短毛,腹面平滑,有脉状皱纹,红褐色.子实体直径6-12厘米,厚0.8-1.2毫米,,泡松率8-22倍.从子实体的背面数起为:柔毛层,致密层,亚致密上层,中间层,亚致密下层,子实层。
营养: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其主要营养来源.黑木耳菌丝体在分解,摄取养料时,能不断地分泌出多种酶,通过酶的作用分解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淀粉.此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等多种糖类和钙,磷,铁,钾,镁等无机盐类.
水分:培养基含水量为60-70%,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85-95%,80%以下子实体生长迟缓.
温度:黑木耳属于中温型,菌丝6-36度,以20-30度最适,在5度以下38度以上受抑制.菌丝分化子实体为15-27度,以20-25度为最适.
光照:菌丝不需要光照,但一定的散射光对菌丝发育有促进作用.子实体需要大量的散射光,而且要一定的直射光(250-1000LX),才能生长出色黑肉厚的健壮子实体.
空气:黑木耳是好气性真菌.
二栽培技术
1、栽培时间:栽培时间的选择是栽培黑木耳成败的关键,与产量高低、质量好差密切相关, 9月下旬至10月底制袋发菌培育,11月长耳.高山地区可适当提早,这段时间比较理想,此时室温在15—28℃,空气对湿度65%左右,且气温渐低,杂菌活动处于低潮,有利于黑木耳菌丝定植吃料,也有利于出耳。
2、原料配比:黑木耳是木腐菌,用木屑作为培养料,其营养成分能满足黑木耳生长发育的需要。适合栽培香菇的树种均适宜栽培袋料黑木耳。松、杉、柏等由于含有油脂、醇、醚等物质,樟科和安定香料的树种也含有芳香性物质,这些树种木屑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栽培黑木耳,否则不宜选用。木屑以8毫米的筛孔一次性粉碎成粒形为好,棉籽壳、稻壳粉也是理想的栽培料。麸皮、米糠等辅料组成培养基。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其配方如下:
(1)棉籽壳90%;麸皮8%;石灰1%;糖1%;水适量。
(2)杂木屑64.5%;棉籽壳20%;麸皮15%;红糖1%,石灰0.5%;水适量。
(3)杂木屑78%,麸皮20%,红糖1%,石膏1%,水适量。
3制作工艺流程
配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菌丝—刺孔养菌—排场见光—脱袋长耳—采收
拌料:袋栽黑木耳拌料时的含水量比袋栽香菇稍干,以50%—55%为宜。因黑木耳菌丝纤细,发菌较慢,培养料稍干,空隙大,氧含量较充分,可使木耳菌丝明显加快,对后期(出田管理)有利。
.装袋:袋的规格是15*55厘米,厚4.5—5丝的低压聚乙烯;装袋要实,在装袋不变型的前提下越实越好,装袋时间不宜过长,越快越好以防基质酸化;
. 灭菌:常压灭菌灶内料温度100度保持10-12小时;
冷却:在空间及四周消毒后冷却至28度以下,方可接种;
接种:接种箱工艺流程:菌种预处理——装入料段、菌种、工具——封闭消毒(气雾消毒30分钟)——接种——套袋——搬至 培养室培养.关键技术环节如下:
(1) 菌种必须纯正,粗壮,适龄,菌丝刚发满为最适时期;
(2)0 菌种预处理一是要对菌种表面用75%酒精消毒,二是扎紧袋装菌种上部,割除1-1.5厘米的老化层.
(3) 抢温接种,灭菌后的菌棒料温降到28度以下时,应及时接种.
(4) 每袋接3穴,适当加大接种量(1瓶菌种接15袋菌棒),用整块菌种接入,内松外紧,让黑木耳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占领接种口。接种后用套袋扎好口,转入培养室培养。
(5) 消毒要彻底:培养室应事先打扫干净,用气雾剂消毒或用5%的苯酚或过氧乙酸喷洒墙壁、空间及地面。待药剂的气味散发后,再搬进接种后的菌袋堆成平行堆或“井”字型6-8层。 每袋3.3斤左右.
(6) 接种温度应控制在28度以下较好,白天温度较高时利用早晚接种.
4适温培养: 温度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影响极大,为使黑木耳菌丝正常生长,必须按照不同的生长期区别掌握室温。菌丝体生长阶段分为:每隔15天左右翻堆一次,如发现有杂菌污染及时处理.并结合堆内翻堆,调整堆内小气候保持空气流通新鲜.菌丝生长不需光线,要提供黑暗条件.
萌发期:即接种后20天内,室内温度头10天以25—28℃为宜,使菌丝在最适的环境中加快吃料,定植蔓延,占领培养料,成为优势,减少杂菌污染,但不宜超过30℃,10天后随着菌丝的生长发育,袋内温度逐渐上升,一般袋温会比室温度高2—3℃,因此要把室温调节在22—24℃。
健壮期:20天后菌丝分解吸收营养能力最强阶段,菌丝呈现旺盛、雄壮,新陈代谢加快,袋温继续升高,室温以20-22℃左右为宜。此时因特别注意散堆,防止气温反常,应加大通风次数。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0.5-1小时.
成熟期:即40天之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即将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袋温逐渐下降保持20℃左右,观察温度变化,栽培户主要靠门窗开关。关门增温时一定要注意温度及时通风,虽然气温下降,但关门后仍可升温,所以应注意菌筒及时散堆,避免“烧菌”。
刺孔养菌:经2个月左右培养菌丝基本发透,耳棒要进行一次刺孔,脱袋后一般孔大2-3MM孔深5MM.可用2-2.5寸园钉制成钉板打孔,每袋菌棒10行,100个孔为宜,打好后,一定要采用三角形,或井字形堆放,有利散热,及空气流通.同时打开所有门窗,创造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有利菌丝恢复及生理成熟.如果是免脱袋刺孔出耳,则孔大4MM,孔深5MM,孔数130个左右为宜.刺孔养菌时间一般为7-10天.即可搬至栽培场进行出耳管理。
5排场见光
菌棒刺孔养菌有小量耳芽形成后,即进入场地见光培养.这一阶段主要是进一步促进生理成熟,耳芽分化,表面菌丝回缩,为脱袋管理打基础.脱袋标准:刺孔部位耳芽已形成,但还没有长出袋口,否则脱袋时容易将耳芽连袋带走.排场见光大约7-10天.
场地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水源方便、无污染源、防涝的田块或草坪作耳场。老场地应进行翻耕暴晒,喷洒杀菌剂消毒.杀菌剂可用石灰.另外对整个场地还要进行喷施杀虫剂.
耳床搭建:整成龟背状畦床,宽120cm,长不限,边沟为人行道。用小木杆或铁丝架成,横杆行距0.30-0。35米以阳光能照到菌棒下端为准(可保证菌棒光照通风的小环境),耳床四周挖好排水沟.
耳棒排场:将耳棒搬至场地摆放在横杆上,每条横杆放置6-7支,采用露天,接受自然光照摧耳,但排场时的气温应稳定在25度以下为宜.棒最好用竹签腾空离地有利通风,同时也防污染.
模式选择:脱袋与不脱袋,重点考虑温度变化,平原地区宜选用脱袋管理,海拔600米以上地区秋栽可不脱袋,但春栽以脱袋管理.
6脱袋出耳管理
大量耳芽形成后随即进行脱袋.场地要保持潮湿.这一阶段的管理重点是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脱袋后2—3天,采用水雾喷带调控基质和空间湿度.喷水的原则是”干干湿湿”,喷水要求细喷,多次喷.喷水的标准是看耳片状态定量.长耳时期,确保耳片膨胀湿润,鲜嫩.耳片干缩营养吸收受阻,影响生长;耳片过湿,影响空气吸收.特别是在温度高于28度时容易流耳,烂耳.通过喷水保持耳片湿润,一般可在每天的10-16时进行连续喷雾.温度较高时,25度以上要早晚喷为宜,采前1-2天停止喷水.每批木耳采收后停止喷水7天左右, 第8天喷次细水,使培养料湿润,待新的耳芽形成后,再继续喷水。耳片八九分成熟即可摘,采一两批木耳,菌筒换头一次,阴面转向阳面,使之出耳均匀。促进菌丝形成子实体,共采摘2至3批.每支菌棒可生产黑木耳鲜品2-3斤合干品0.1-0.15斤。
环境条件:要求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整个场地一般情况下露天,仿段木栽培,只有连续下雨的情况下,需采用薄膜避雨,防止流耳。
技术关键:创造促进耳棒菌丝健状和有利耳片长大的条件.耳棒菌丝生长在适温的情况下,主要是掌握好水份和氧气二个可变因素,已形成原基的难长大.耳棒基质水份适宜,但空间湿度低于80%,耳片容易失水变干,耳片一旦干后就难以生长,要获得高产就必须采取”干干湿湿”有利基内菌丝健状生长;空间通过水雾喷带调控水分,湿度在90-95%,保持耳片正常膨胀,有利耳片生长。
7注意问题
黑木耳木屑袋栽现存的主要问题是霉菌污染。这是因为耳筒缺少像段木树皮的保护层,像香菇菌筒的菌皮层,因此,才会导致病菌感染。另外,黑木耳菌丝纤细,缺乏像香菇菌丝的强壮及抗逆能力,又因黑木耳是胶质菌,在出耳芽以及出耳阶段,如果温度湿度管理不善,通风不良,容易招引致病虫害。因此,我们采用不搭建阴棚,不用薄膜覆盖的露地栽培法,是解决通风、降湿的有效措施,又可避免杂菌及虫害的滋生机会。适当安排出耳时间;在早春气温、湿度、空气等优越条件都偏于黑木耳生长,使耳筒高产、优质得到了保证,使黑木耳代料栽培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产量得到稳定;用科学方法扎出耳孔,使菌筒受刺激不损伤,出耳均匀而整齐,采摘木耳不带杂质。早春雨水调匀,出耳早,转潮快,无病虫害,不须喷洒农药,管理简单易行。木耳质量好,色深肉厚,朵形与段木木耳相媲美,80%达到外贸出口标准。
三杂菌和害虫的防治措施
1、栽培场地:选择向阳避风,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场地应经常清理和消毒,可喷撒石灰粉,200倍敌敌畏或敌百虫消毒.
2、加强管理:根据各阶段对温湿度和光照的要求,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利于菌丝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杂菌的繁殖.
3、病虫害防治:杂菌感染的菌棒应及时削掉,然后在伤口涂上石灰(1:100倍液)或退菌特(1:100倍液);害虫的防治可用除虫菊,青藤根,雷公藤,石蒜等无残毒的土农药以及可湿性三氯杀螨砜(1000倍)马拉硫磷(1000倍)。
点击获取更多木耳栽培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食用菌栽培技术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咖啡网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咖啡网 耶加雪菲 花魁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7-18 2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