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养蜂界也有远来和尚会念经的迷思,蜂农热爱带有远方基因的蜂后,相信这是多子多孙、多产量的保证。
更严重的是,人工杂交育王引发蜂蟹螨(Varroa destructor)扩散,全世界蜂农头痛不已。台湾也不例外,根据苗改场从2016到2017年间的统计,通报蜜蜂急性中毒的案例中,有九成验出防治蜂蟹螨的福化利,可见螨害普遍。
蜜蜂杂交大迁徙,蜂蟹螨跟着来
全世界养殖最多的西洋蜜蜂之下,有台湾常见的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gustica),还有西西里蜂(Apis mellifera siciliana)、欧洲黑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等31个亚种。由于亚种彼此间可以交配,育王专家让欧洲、非洲、中东、中亚等亚种杂交,子孙满堂交易兴盛,这些高产的西洋蜂也开始“殖民”亚洲。
1960年,在日本的西洋蜜蜂首次传出蜂蟹螨的疫情,很快地蔓延到前苏联国家。1970年代扩散到中南美洲,意大利在1981年通报第一起案例,欧洲国家接着一一沦陷,美国、新西兰和澳洲也都无法幸免于难。
“西洋蜜蜂征服了亚洲,然后回传欧洲,结果带来了蜂蟹螨。”意大利昆虫学家方塔纳(Paolo Fontana)向《上下游》记者一边说明,一边画着传播路径,“欧洲原本没有蜂蟹螨,但早已经存在亚洲,因此东方蜂(Apis Cerana)慢慢演化出与不速之客‘共存’之道,像是分蜂频繁,舍弃蜂蟹螨盘据的旧巢。此外,东方工蜂的孵育期比较短,寄生在蜂卵的蜂蟹螨来不及长成,受害较严重的是孵育期较长的雄蜂。”
应培养在地蜂种,而非让杀螨剂残留在蜂巢
由于全球的养蜂业高度仰赖西洋蜂,蜂蟹螨的疫情蔓延后,养蜂的工作变得复杂沉重,杀螨成了必备的本领。“麻烦的是,化学合成的杀螨剂常常残留在蜂巢。”方塔纳指出,许多蜜蜂相关的产品遭到污染,其实是蜂农自己造成的。
有机杀螨的技术日渐成熟,像是利用酢酱草酸搭配隔离蜂后。但方塔纳提醒,“对抗蜂蟹螨之际,重要的是让蜜蜂恢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要再把成千上万的意大利蜂运到挪威去,在夏天的时候采了许多蜜,但全都熬不过冬天。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在地的蜜蜂,像是台湾就该培养适合台湾的在地蜂种。”
农药是威胁,大规模单一栽种的作物让蜜蜂饿死
蜜蜂孱弱、消失,许多作物的授粉成了问题,美国的苹果、桃子和樱桃身受其害,农家的收入跟着结果率一起下滑。农人转向其他授粉昆虫求救,像是独居的蓝色果园蜂(Osmia lignaria)、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等。
保收成,农人得靠蜜蜂。“不过,大多数是把蜜蜂当成生产工具,像农药、肥料一样,是用来冲产量。”只在开花期关心蜜蜂,过了就抛诸脑后,方塔纳接着说,“现在有人用无人机授粉,还有科学家在研究适合无人机授粉的品种。”像是需要大量鲜果、蔬菜的连锁超市Walmart,已经研发并申请了授粉无人机的专利,仿佛“人定胜天”,少了蜜蜂也无所谓。
有些农人沦为蜜蜂杀手,像是施用急毒性的芬普尼或是让蜜蜂脑残的类尼古丁杀虫剂。农药确实是隐忧,但只是病征,核心病灶是大规模的单一化种植。像是为了发展生质能源,德国和北欧国家栽种了大片的油菜籽田。
“油菜籽田、油菜籽田、油菜籽田、油菜籽田、油菜籽田、油菜籽田,蜜蜂飞了大半天全是油菜籽田。”方塔纳说,“花季时,它们不缺粮食,但之后就没有别的花可以采食。很多时候,蜜蜂是饿死的。况且这么大面积栽种,欧洲根本没有这么多蜜蜂授粉。”
蜜蜂是大自然的信使,蜜蜂存活仰赖生物多样性
顺着单一种植的逻辑,蜂农依不同作物的花季带着蜜蜂转场游牧,但方塔纳指出,这容易传染疾病和虫害,而且远距离游牧也增加基因污染的风险。
此外,也忽略了“生态型”(ecotype)的重要性。同样是意大利蜂,有的生活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森林,有的在平原、有的在海边,虽然同种但习性不一样。像是北部的花期集中在春、夏,少有蜜源的冬季蜂势最弱;相对的,南部西西里岛七、八月酷热干燥,寸草不生也没有花朵,蜂群趁著夏天休养生息。
因为地理环境不同,意大利蜂有了不同的生命周期,骤然远距离移动,很容易适应不良。方塔纳说,“生态型的差异没有表现在基因上,也很难从体型观察,研究不易,因此常常被忽视。”
Let it bee,让蜜蜂回归大自然
这几年蜜蜂很辛苦,蜂农也不好过。在病虫害、农药威胁、作物单一栽种和气候变迁等外部因素之外,方塔纳认为,蜂农也要反躬自省。“像是为了卖更多的蜂蜜,取蜜时一点也没留给蜜蜂,然后只喂它们糖水,但糖水根本没有蜂蜜的营养价值。”
在柔顺的西洋蜂、意大利蜂身体上榨取出的巨额利润养活了许多蜂农,但这条路显然到了转型时刻。“改变惯性思考当然不容易。但拉开历史纵深和视野,你会发现,在漫长的历史中,印度、中国的文明高度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农业技术领先欧洲,可是这两个地区都没有养蜂产业。中国很早就懂养蚕,却没有养蜂业。”方塔纳揣测,“很可能,这两个地方的蜂种都无法被驯养,例如东方蜂很容易逃蜂。”
研究台湾本土蜂种,摸索自然养蜂之道
如今大量饲养西洋蜂的台湾蜂业也陷入困境。方塔纳建议,不该一昧复制西方经验,应该以扎实的科学方法研究台湾本土的蜂种,摸索不一样的养蜂之道。
蜜蜂外型可爱,勤劳的形象讨喜,这些年来劫难不断,更是惹人怜爱,蜜蜂从乡下进城,推动了救蜂、护蜂的“全民蜂潮”。方塔纳肯定“城市养蜂”让都市人跟自然有一些连结,否则城市孩子看到蜜蜂就怕,或是根本没见过。
但他比喻,就像喜欢的话,可以在院子养鸡当宠物,但这些经验不能类推到把鸡当成经济动物的产业。“不该把教育意义与生产的价值混为一谈。养蜂是个产业,要从产业的角度反思。”
追根究柢,养蜂业的问题在于“号称‘现代化’的养蜂技术也大约一百五十年了,缺陷逐渐暴露。”方塔纳说,“蜜蜂是大自然的信使,这些年来危机频传,是在告诉我们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性。蜜蜂生活在大自然,基因要保持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它们生存的环境、仰赖的食物都需要生物多样。”
即使是任人摆布的西洋蜂,骨子里仍向往著山林田野,养蜂还是要回到大自然。让蜂自由,Let it be,Let it bee。
继续阅读: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花魁咖啡 咖啡豆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瑰夏咖啡 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豆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瑰夏咖啡 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10-18 1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