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自治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发展绿色畜牧业,把自治区打造成优质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快实现畜牧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转变,现将由自治区农牧业厅会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一、畜牧业发展形势
(一)发展成就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十二五”期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地位得到夯实。十二五“末畜牧业产值跨越了1千亿元大关,产值达到1160.9亿元,占农牧业产值的4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农牧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十二五“末,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万元大关,达到10776元,其中牧民收入14996元,增长90.9%,五年翻了近一番,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为改善居民膳食营养,保障国家畜产品特别是牛奶、牛羊肉供给和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1、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15年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比”十一五“末增长25.8%,实现”十一连增“。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肉类产量达到245.7万吨,其中牛肉、羊肉产量分别达到52.9万吨、92.6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6.37%、3.77%;禽蛋产量54.6万吨,比”十一五“末增长12.8%;牛奶产量803.2万吨,主要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细羊毛、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7.08万吨和8380.1吨,比”十一五“末增长40.5%和3.41%;牛奶、牛肉、羊肉、细羊毛、山羊绒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1.4%、7.6%、21%、52.4%、43.5,牛奶、羊肉、绒毛产量居全国第1位,牛肉产量排第3位。
2、畜禽养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十二五“期间,利用国家各类扶持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以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为引领,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在140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带动下,全区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近10万个,其中牧区家庭牧场已发展到3.5万个,参与家庭牧场经营户达到5万户,占到牧户总数的11%。畜禽整体规模化率达到6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我区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进入了由散养迈向全面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期。
3、畜禽种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通过实施旨在提高百万头奶牛、百万头肉牛和千万只肉羊个体产出能力为核心的”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种业基础进一步夯实。种羊场发展到362个,具备了年提供种公羊20万只的生产能力,其中引进品种种羊供种能力突破5万只;5家公牛站优质冻精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剂。”十二五“期间地方品种得到选育提高,昭乌达肉羊、察哈尔羊新品种培育成功,牛羊良种补贴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了种源自给,并向区外输出,良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明显提升。经生产性能测定,苏尼特羊等地方品种肉羊、西门塔尔牛胴体重提高3公斤和20公斤,荷斯坦奶牛单产提高850公斤。
4、饲草料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末优质苜蓿种植面积929万亩,比”十一五“末增加99万亩;青贮玉米产量2725万吨,比”十一五“末增加339万吨;饲料加工企业产量达到270万吨以上,比”十一五“末增加2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量1126万吨,利用率占收储量的36%。饲草料保障能力的提升,为畜禽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畜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以户储为主,苏木嘎查建设中型饲草料储备库为辅,旗县建设大型饲草料应急储备库为补充的饲草料储备体系基本建立。全区青干草储备能力达到140亿公斤,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等两大牧区大型牧草应急饲草储备库储备能力达到45万吨,全区过冬畜羊单位平均贮草164公斤,可满足牲畜3个月过冬需求。牧区永久性暖棚明显增加,过冬畜畜棚羊单位占有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实现了临产母畜和幼畜暖棚化,大小畜繁殖成活率达到98%以上。
6、畜牧业优势区域化进程加快。”十二五“末优势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培育了一大批养殖大县。全区奶牛存栏3万头以上、肉牛出栏3万头以上、肉羊出栏30万只以上养殖大县分别达到18个、39个、64个,养殖大县牛奶、牛肉、羊肉产量分别495.7万吨、44.4万吨、89.5万吨,占到全区总产量的61.7%、84%、96.7%,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二)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畜牧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保障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
1、发展机遇
一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务院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农业部制定《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深层互动。”十三五“我区被纳入《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优势发展区和《生猪发展规划》潜力增长区,这为我区”十三五“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发展导向和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是农牧结合优势明显。我区地处”镰刀湾“玉米结构调整重点地区,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1000万亩用于青贮玉米种植。保有的4000万亩籽实玉米和3000万吨玉米秸秆,可以满足大力发展猪牛羊禽产业。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提高,将进一步加大饲草料供给保障能力,促进粮食和饲草过腹转化增值,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三是市场需求强劲。我国未来肉类特别是牛羊肉消费将呈刚性增长态势。2015年,全国羊肉产量441万吨,到2020年新增羊肉市场需求将到达535万吨,”十三五“时期需要比2015年增长15.6%,年均增长2.9%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国牛肉产量689万吨,到2020年牛肉市场需求还需新增200万吨。到2020年全国猪肉消费量比”十二五“末还要增加250万吨。国内市场需求,为我区畜产品增产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面临的挑战
一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亟待优化。农牧业种养主体分离,农牧结合不紧密,畜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一羊独大“,肉牛产业发展不充分,猪禽产业薄弱;畜产品供给中,高端牛羊肉产品比重低,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草原畜牧业绿色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品牌建设滞后、市场影响力不强,优质不优价问题突出,影响畜牧业产出效益。
二是畜牧业基础设施亟待整体提升。中小规模养殖场整体仍较为落后,基础设施缺乏、不配套、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比较普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无配套饲草基地种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低,环保压力大。牧区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饲草料储备库和繁育母畜保暖棚圈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畜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亟待提高。产业组织主体与国外畜牧业相比,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规模狭小、技术落后,风险承受能力弱等问题。产业化程度低、独立面对市场、市场交易成本高,处于不公平的交易地位,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尚未全面建立,难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
四是养殖风险防控和信贷支持机制亟待健全。畜禽养殖业政策性保险还不健全,牛羊价格性保险和气象指数灾害保险至今尚未建立,亟待建立养殖业风险分担机制。银行贷款贵、贷款难问题突出,金融信贷门槛高、程序多、额度小、周期短等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绿色发展“,优化发展布局,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按照”农牧结合“发展路径,种养业主辅换位,形成”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循环“的新型种养结构,保护绿色生态、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提高乳肉绒等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加快实现畜牧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草原天然绿色优势,坚持草原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提高草原品牌知名度,做优做强草原畜牧业;发挥农牧结合优势,坚持”为养而种、为牧而种“,促进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建设产出高效、产品绿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畜牧业。
2、坚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按照”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推进整县整乡农牧结合发展,优化畜牧业的空间布局,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调优畜牧产业结构。
3、坚持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加强牛羊良种保障能力建设,夯实牛羊种业发展基础,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增强良种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培育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主体多元、协调互补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高效生产模式,推动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养殖效益。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牲畜存栏稳定在1.3亿头基础上稳步增加,肉类、牛奶产量分别达到280万吨和800万吨,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比重达到50%。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明显提高,畜禽个体单产水平明显提升,畜产品产量水平稳步提高,实现农牧结合、绿色发展,畜牧业大区向强区转变迈出关键一步,为全区农牧民增收、致富、达到全面小康提供产业基础。
三、区域布局和发展方向
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养殖传统,突出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做大做优草原畜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奶牛。重点支持嫩江、西辽河、黄河三大流域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两大草原等五大牛奶生产区域。以加快奶牛品种改良,稳定增加头数,主攻个体单产水平为重点,不断提高奶牛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以奶牛养殖大县为依托,加快发展全株青贮玉米及优质苜蓿高效生产,推进种养结合与农牧循环,促进节本增效,提升奶业整体素质。以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为抓手,加快建立奶农与乳企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奶农奶企合作共赢。
(二)肉牛。重点支持中东部草原优质肉牛产区、农牧结合肉牛产区、西部新兴高端肉牛产区以及奶牛公犊育肥区。加大优质母牛扩群增量、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增强饲草料保障能力。加大优势产业区域品牌培育力度,提升草原牧区繁育能力,扩大农区养殖育肥规模,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效益,做大做强做优肉牛产业。
(三)肉羊。巩固提升草原牧区,稳步提高农区、农牧交错区。肉羊整体上存栏保持稳定,养殖增量总体上由牧区向农区转移,促进草畜平衡。牧区以质量为根本,突出地方良种选育提高,提高肉羊个体产出,积极引导发展生态家庭牧场,推广接冬羔早春羔,加快畜群周转,稳定生产量。农区挖掘潜力,突出抓好肉羊繁育专业户,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两年三胎双羔率繁育技术,提高母羊繁殖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羊业,加快舍饲设施建设,增加养殖头数。
(四)猪禽。通过引进肉食加工企业,在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和呼伦贝尔市岭南地区现有基础上,大力生猪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猪家禽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推动粪便资源化利用,发展绿色清洁养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在呼包鄂和乌兰察布市进一步优化猪禽养殖布局,积极引导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养殖基地,推进工厂化规模养殖。
(五)绒毛用羊。以内蒙古白绒山羊(阿尔巴斯型、二狼山型、阿拉善型)等8个优势旗县为重点,继续实施绒山羊”保种“工程,加强保种场和保护区建设,禁止外血引入,保护绒山羊优质资源,保持羊绒产业在全国的引领优势。以鄂尔多斯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等为主的优势产区,提高细毛羊质量为核心,扩大细型细毛羊种群规模,夯实优质高产细毛羊生产基地基础条件,使细毛羊的质量和效益从整体上得到提高。核心群细毛羊生产性能和羊毛质量达到或接近中等澳洲美利奴羊的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六)特色畜禽。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马、骆驼、驴等地方特色畜种,满足肉用、乳用、药用、骑乘等多层次消费需求,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区域发展,依托特色产业精准扶贫。
四、重点任务
(一)大力推进现代种业,挖掘绿色发展潜力。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为提升畜牧业综合竞争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一是培育壮大牛羊种业。积极推动种畜禽场市场化改造,通过兼并重组、扩股融资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大型畜禽种业集团,提升良种制种供种能力,把我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牛羊种源基地。二是加快优良种畜推广。结合各地资源条件和养殖基础,明确优势区域主推品种,健全畜禽良种推广体系。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开展经常性技术服务和生产性能测定,完善冷链运输体系,提高人工授精覆盖面和服务站点社会化服务水平,打通良种推广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强化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继续建设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努力确保列入保护名录的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四是依法加强管理。提高种畜禽场准入门槛,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软硬件水平,继续实施种畜禽质量安全监督检验,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大力推进农牧结合,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利用国家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粮改饲“试点等新增项目,有效保障草食家畜饲草料供给,为我区的玉米结构调整提供基础支撑,为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创造了条件。一是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鼓励种养结合户整县、整乡推进,鼓励养殖大户、合作社、规模养殖场规模化青贮玉米种植,积极推进与种植大户、合作社等玉米规模化种植主体对接合作,促进订单种植。二是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草、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等项目工程,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提高载畜能力。三是统筹推进粮经饲,在粮食主产区和农牧交错区,开展粮改饲试点示范,推动种养结合,畜禽粪便还田,改善耕地肥力,促进养殖业转方式、降成本、提效益,实现循环发展。通过结构调整,推动区域内种养殖动态平衡,促进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绿色畜牧业双赢。
(三)大力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崛起。建立绿色发展机制,守护好”绿色“责任,发挥好”绿色“优势。一是依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引导畜禽养殖向资源更丰富、环境容量大的区域转移,实现区域布局绿色化;二是运用高新技术、科学管理、现代装备改造传统畜牧业,提升养殖设施现代化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养殖方式绿色化;三是立足草原畜牧业少养精养,提高单产,促进养殖增量总体上由牧区向农区转移,实现草畜平衡,保护好草原绿色生态。四是推进牧区肉羊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建立覆盖草原牧区养殖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消费全产业链追溯体系,打造统一区域性草原品牌,将牧区羊打造成高端产品,实现优质优价,打造好草原绿色品牌。五是利用种养结合养殖项目,支持绿色示范县建设,整县制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打通种养业协调发展通道,为化肥使用”零增长“行动提供条件,促进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
五、重点建设工程
围绕畜牧业”十三五“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结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实施7项工程,加快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优质绿色畜产品品牌,促进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畜牧业大区向畜牧业强区转变。
(一)绿色种业提升工程。
以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和畜产品品质为主攻方向,结合畜禽优势产区布局,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依托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大种畜站建设,提高制种、供种和良种推广能力;依托国家和自治区良种补贴,加大核心育种场和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面,带动畜禽生产水平的提升;依托国家畜禽种质资源保护政策,加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建设,确保遗传资源不丢失、种质特性不改变、经济性状不降低。
(二)绿色发展示范县工程。依托国家奶牛大县、种养结合大县扶持资金,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重点,开展绿色畜牧业示范县创建活动,整县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三)粮改饲大县推进示范工程。树立”为养而种、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发展理念,选择玉米种植面积大、牛羊养殖基础好、种植结构调整有潜力的旗县开展粮改饲试点。引导试点区域”整县整乡整村“开展青贮种植,发展草食畜牧业。通过过腹转化增值,推进种植业结构优化升级、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增加收入。推动粮食大县转成养殖大县,构建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种养循环的新型农牧业结构,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四)畜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
加大畜禽养殖优势区域和畜产品主产区的肉牛、肉羊、奶牛、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牧区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养殖棚圈、饲草料地、青贮窖、饲草饲料库棚和加工、饲喂设备设施及粪污处理设施等生产设施设备建设,以此提高优势畜种的规模化程度,推动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规模养殖成为畜牧业绿色发展主体。
(五)绿色畜产品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工程。建立优势畜种及产品追溯体系,实现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全产业链追溯,以此保护和培育草原牛羊肉品牌,把草原牛羊肉推向高端消费市场,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实现牧区养殖提质增效。牧区逐步建立起”一个平台、诸追溯环节“的追溯体系网络架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两大牧区实现覆盖牧区的肉羊追溯体系网络,其它牧区肉羊追溯体系试点基本完成。到2020年,以自治区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为依托,牧区肉羊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得到完善,运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自治区各级追溯监管服务平台运行顺畅,有关部门、地区、企业和养殖户与自治区政府政务信息平台及盟市追溯监管服务平台相互对接,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实现追溯信息全区互联互通。
(六)牧区防灾减灾示范工程。利用草原补奖后续产业资金,进一步加大饲草储备库建设,重点建设户用小型储备库,推动户户实现储草备料,保障灾期牧草供应;利用国家和自治区人工草地建设项目和”粮改饲“项目资金,扩大优质高产饲草、青贮等种植面积;利用农机具补贴政策,加大对饲草种植和收贮机具补贴,提高收贮能力;大力推广秸秆青贮、黄贮、微贮、压块、膨化等利用方式,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效率。利用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草牧业发展项目和草原补奖后续产业资金,加大对牧区家庭牧场建设支持力度,提升棚圈标准化建设特别是能繁母畜越冬暖棚建设标准,减少成幼畜越冬死亡率。实施应急抗灾机械装备建设项目,配套装备饲草料运输车、拖拉机和破雪车以及抗灾指挥车,逐步完善草原灾害监测预警、灾害评估、应急响应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建立促进畜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落实畜牧业规划具体推进措施,履行任务职责,确保《规划》目标按期完成。自治区、盟市、旗县建立督导反馈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把推动”十三五“规划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绩效工作考核范围,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财政金融保险支持。”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改、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创新涉牧资金管理机制,推进资金整合,打捆支持重大工程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探索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相融合的有效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现代畜牧业建设,为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稳步扩大生猪、奶牛等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区情的畜牧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将牛羊纳入政策性保险,开展灾害气象指数保险,提高畜牧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稳定有序发展。建立持续稳定的畜牧业防灾减灾投入机制,设立专项防灾救灾基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开展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救灾储备金及使用制度,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三)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整合自治区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力量,以安全高效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种植、畜产品加工等核心技术为重点,加强联合攻关和先进技术研发。加强对基层技术推广骨干和新型经营主体饲养管理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能经营的新型养殖主体,提升科学养畜水平。加快提升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服务能力,支持农牧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涉牧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加快推广优质饲草生产、畜禽养殖精细化管理、疫病防控、粪污无害化处理等先进适用技术,有效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支持保护制度创新,实现畜牧业创新驱动发展。树立”协调惠农“理念,大力推进生产消费、一二三产、种养加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供需平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牧业发展结构。树立”绿色兴农“理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型农牧业,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打造畜牧业发展新增长点。树立”开放助农“理念,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畜牧业发展战略空间,加快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畜牧业对外开放格局。树立”共享富农“理念,用工业化的设施武装畜牧业、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畜牧业,让农牧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耶加雪菲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咖啡豆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 云南咖啡 耶加雪菲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咖啡豆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 云南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11-11 23: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