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技落地生根新模式

来源:农讯网 作者:农讯网编辑 2024-11-15 我要评论

2024年11月15日更新报导,从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1号优良小麦品种,到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再到目前推广面积近亿亩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西农97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FX农业网 11月15日报导。

 

  从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1号”优良小麦品种,到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再到目前推广面积近亿亩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西农97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一个个小麦重大品种,助农增收,保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

  这些年,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获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

  如何让这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早在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新模式,在全国建立试验示范站23个,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等,500多名科教人员在生产一线从事农技推广,200多名学科专家常驻试验示范站。

  “只有根植在广袤的田野上,才能真正知晓那里最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才能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校长孙其信说。

  依托试验示范站,学校累计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民45万人,指导培育科技示范户2400多户,累计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100多项,新增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书写了一篇篇支农大文章。

  打破旧体系探索建立推广新模式

  新世纪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农业的生态区域性、生产时效性、环境多变性、经营主体分散性等特征,以及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对新技术接受意识和能力欠缺的现实情况,逐步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提出要以自主技术创新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让科学技术真正在农村产业发展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不断地从制度上凸显着服务“三农”的功能:在学校机构设置中专门设立了科技推广处,面向农村开展着各种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工作;按不同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优化配置全校科技推广资源,组建了小麦、蔬菜、苹果、肉牛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科技推广团队,形成了500余人的科技推广队伍;设立了农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人员开展推广工作;将科技推广纳入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了对推广工作的导向、激励机制;设立“推广专家支持计划”,支持长期在农村从事推广工作并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人员。

  这些年,陕西果业发展一日千里,成为全国第一大生产省,农民脱贫致富的利器。合阳葡萄、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等深入广大消费者心中,而建在这些果区里的试验站在品种试验、栽培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在白水苹果试验站,西北农林大学植保学院杜志辉教授告诉记者,试验站一方面要紧跟苹果发展形势,选育优良品种,如选用口感好但产量低抗性不太好的富士与品质差但产量高抗性好的秦观杂交选育产量品质诸佳的新品种;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针对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试验出最佳的栽培方式,通过示范,让农民看到成果,推广起来快捷方便,提高效率。

  这些年,结合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需求,西北农林大学先后建立了白水苹果、阎良甜瓜、眉县猕猴桃、西乡茶叶、安康水产、山阳核桃板栗、清涧红枣、阎良蔬菜、合阳葡萄、洛川苹果、凤县花椒等23个试验示范站,在15个省36个市县建立40个试验示范基地。这些试验站按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建立从“土地”到“餐桌”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从品种、施肥、灌水、病虫防治、贮藏、保鲜、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农民进行全程技术服务。

  学校以这些试验站(基地)为“联结点”,组织推广团队,实现了大学专家与地方科技推广人员的对接;组织科学研究,实现了各种科研课题与农业生产问题的对接;组织技术推广,实现了技术服务与农民需求的对接;组织学生实习,促进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对接。

  谋划大未来创新校地共建新机制按照建设永久试验示范站的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11年启动实施校地“共建共管”新机制。试验示范站(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由过去的“以学校为主体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为“以地方为主体投资建设,校地共建共管”的新模式。

  2014年,学校与杨凌示范区牵头,联合陕西10个地市农业科研单位,发起成立“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实现高校与地市农业科技资源的统筹协同。对成立这个联盟,各地政府和科研推广部门表现出了高度热情和急切关注。

  洛川苹果试验示范站,延安市政府无偿提供土地150亩,投入设施建设经费600万元,并每年提供联盟推广工作经费50万元;陇县核桃试验示范基地,陇县政府投入4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市、县两级每年提供示范推广工作经费50万元。

  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实行的是校、市、县三方合作共建新机制。学校每年向该站提供30万元运行经费和70万元农业部科研项目经费,选派全国苹果产业体系栽培室主任李炳智挂帅的专家团队立足千阳、面向宝鸡开展苹果产业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宝鸡市和千阳县在无偿提供60亩土地以及房屋的同时,每年向示范站提供50万元示范推广经费,并选派市县农技人员参与,三方合作开展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2012年建站后,采取“试验站+龙头企业+示范户”的科技推广新模式,指导当地企业海升公司建成高标准全矮砧苹果示范园1万亩,采用大苗建园,实现头年建园第二年亩产500~1500公斤的显着效益,推动千阳县新建矮砧苹果10万多亩,并成为该项新技术国内推广速度最快的县。2014年4月,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赴千阳县调研后批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千阳苹果试验示范站开展的矮砧苹果示范推广“是苹果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典型。应在苹果产地县各推广示范园。在新一轮苹果产业发展中仍保持我省领先地位”。

  服务新农村贴地气支农硕果丰

  农村广袤大地是大学专家实现科技创新与生产需求的真正“试验田”。学校的专家们在这块大“试验田”里突破了一批农民急需的关键技术。10年来,学校各试验站累计开展试验研究150多项,育成新品种25个,在小麦、玉米、油菜、蔬菜、苹果、猕猴桃、核桃、甜瓜、红枣、水产等领域均有重要技术突破。

  建立示范典型样板,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跟着样板学,是科技推广的重要手段。乾县梁山农府合作社的赵上利种植矮化苹果,亩产量达到一万多斤,亩收入2万元以上。他说,他的果园里正是采取了从试验站学习而来的东西,冬季种油菜增加土壤有机质,建立起水肥一体化设施,才收获丰产。

  培训农技骨干,使农民真正成为懂技术懂经营的新时代农民,是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一环。10年来,各试验站立足农村,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和技术员7.2万人次,农民45万人次,涌现出一批产业带头人。在陕西具有一定影响的阎良区科农瓜菜专业合作社、白水县仙果协会、清涧县苑林红枣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都是试验站指导的科技示范户。曹解虎、惠国海两位农民2010年曾登上哈佛大学“农业与食品论坛”,讲述他们依靠科技致富的故事,引起了热烈反响。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花魁咖啡 咖啡豆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咖啡 咖啡网 花魁咖啡 咖啡豆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咖啡 咖啡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3-20 23:27:02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云南种植牛油果几年结果?云南适不适合种牛油果。

    云南种植牛油果几年结果?云南适不适合种牛油果。
    财政部紧急安排中央预备费百亿 抗旱保秋粮

    财政部紧急安排中央预备费百亿 抗旱保秋粮
    龙眼接荔枝会结果吗?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诞生

    龙眼接荔枝会结果吗?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诞生
    欧盟旱情报告:欧洲今年干旱情况或达500年最严重

    欧盟旱情报告:欧洲今年干旱情况或达500年最严重
    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

    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
    高温大旱 西湖龙井茶树9成被“晒干”

    高温大旱 西湖龙井茶树9成被“晒干”
    总是吃不到树上自然熟的芒果?怎样辨别自然熟和催熟的芒果?

    总是吃不到树上自然熟的芒果?怎样辨别自然熟和催熟的芒果?
    上海解决本地蔬菜供应问题,抢种绿叶菜8万亩

    上海解决本地蔬菜供应问题,抢种绿叶菜8万亩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