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台风、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你方唱罢我登场”,肆虐我国多个省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已是箭在弦上。按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最新要求,我国巨灾保险救助制度将从目前政府“一手包揽”、“全程托底”,向建立“责任明确”、“有限兜底”的救灾新机制转变。建立巨灾保险机制的过程,无论政府还是保险机构,关键要协同发力——
建立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已是箭在弦上,这是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出的明确信号。会议提出“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下以商业保险为平台、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的巨灾保险制度”。可见,巨灾保险制度被提至分散自然灾害风险、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来推进。
广大农民无疑将成为巨灾保险制度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由于自身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自然特殊性,农业生产面临着许多自然风险。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农户分散自然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巨灾保险制度将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现有的农业保险效力。
建立巨灾保险机制的过程,实际上是参与各方权责利的定位过程。无论政府还是保险机构,关键要找准位置,协同发力。按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最新要求,我国巨灾保险救助制度将从目前政府“一手包揽”、“全程托底”,向建立“责任明确”、“有限兜底”的救灾新机制转变。就政府而言,其功能将进一步与市场结合。
政府加市场的运作方式,在诸如大病保险、养老保险中都有实践,不少地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普遍的问题是,配套财政资金在很多地方投入滞后,甚至拖欠,影响了保障效果,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使然。保险本来是一种无形商品,它的功能兑现大多只能在风险发生之后。但很多地方政府没有这种观念,往往重赔付,轻投入,生怕保险公司赚了钱。但作为市场化运作,商业机构如果完全不赢利,或者长期亏损投入,这种合作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盈利空间,比如微利保本模式,这就涉及地方政府如何确定与商业保险公司分担风险的问题。
对政府来说,在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市场规则,建立契约精神和契约观念,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甩手不管。除了财政资金投入,还可以进行非资金形式的公共资源投入。比如,加大对民众巨灾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力度,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推动巨灾保险的推广与普及;对一些财政资金项目、国有资产应当强制要求办理巨灾保险等。
承担保障的保险行业也要认识到,巨灾保险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推出,而是要从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如何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角度重新定位。目前,承保机构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风险管控与市场开拓。保险机构作为风险承担主体,自身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技术,包括区划技术、限额管理等,确保承保风险和累积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再保险、巨灾债券等技术,特别是通过巨灾超赔安排,解决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的问题。在此前提下,去探索巨灾保险的产品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以便在更高层次上集中体现和释放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最终推动巨灾保险健康发展。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咖啡网 花魁咖啡 咖啡豆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手磨咖啡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咖啡网 花魁咖啡 咖啡豆 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手磨咖啡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3-20 23: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