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Thompson(照片提供/台大生传系)
避免强调单一立场,人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食物选择能力
例如沃伦.贝拉史柯在《Food: The Key Concepts》(中译《食物:认同、便利与责任》)一书从记忆、性别、全球供应链、健康及永续等层面探讨当今的饮食生活,以及人们该如何选择食物?“认同”、“便利”或“责任”哪个向度会是人们的优先考量?当然,作者也明白指出“责任”可能不是影响食物选择的最强大因素,但他认为应该让“责任”位居鳌头,建议消费者应深加考虑选择的后果。
在农业方面,如 Fred Magdoff 与 Brian Tokar编著的 Agriculture and Food in Crisis: Conflict, Resistance, and Renewal 则标举破解“自由市场迷思”立场,切入农业生产与能源、食物主权、土地恢复力与小农生产议题,以阐明“食物为民,不为商业利益”的新农食体系价值为目标。由于这些著作的立场鲜明,透露某种食物的选择才是“正确的”或“道德的”,因此不免造成与天秤另一端之自由主义信奉者壁垒分明的现象。
台湾在近几年也兴起“小农v.s.大农”、“真食物(real food)v.s.加工食品”的争辩与对立,甚至此一争辩已逐渐演变成相互归类指责为“文青怀旧主义”或“商业市场主义”的意识型态式二元对立冲突。
本书是近年来各类农食论述中,刻意避免在一开始就过度强调单一立场者。作者在导论中首先说明伦理的判断来自于两种约束力─法律与政策、道德与习俗。大部分的伦理学都尝试告诉人们你应该如何行动、什么才是“对”的事,然而Thompson并不打算这么做,他认为在当今的复杂的食物经济供应体系下,人们必须建立自己的食物选择能力,思考个人的饮食决定可能对其他人类、物种或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作者认为,哲学参与食物议题研究的贡献在于,提出质疑与思辩,保持对事物开放的想像。
简要章节导读
导论中作者虽然回顾了西洋伦理学的重要理论──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契约主义(contractualism)、德性论(virture theory)及哈伯玛斯的对话伦理(discourse ethics),但作者并不打算用任何一个理论发展食物伦理的论述,相反地,他借用Dewey的学习理论,说明本书将为读者展示的是一个关于“食物伦理的质疑与思辩过程,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答案”。
第一章“人非如其食”(You Are NOT What You Eat)
作者回顾哲学理论的发展历史,探讨食物何以消失於哲学关怀的议题中。古代的哲学著作经常建议何时吃、如何吃以及吃多少,但从柏拉图到亚里斯多德以降,哲学愈来愈关心理性,因而认为身体功能或感觉不算是高层次的哲学嗜好,食物逐渐被划分为营养科学的范畴;食物选择被视为是个人品味的事,只要不危及众人利益,都不能被指控为不道德或不伦理,其立论正好合乎密尔(Mill)的《论自由》主张。
另一方面,马克斯(Marx)的政治经济学取向也影响食物伦理的研究,其论者主要关怀食物生产与国家管理或制度间之关连,并推崇跨阶层的公平分配。
作者认为食物选择的伦理主要集中在三个议题上:食物的社会正义、食物的环境伦理以及风险的逻辑。“社会正义”关心贫困、饥饿与分配的问题,以及改善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对于劳工权益或生态多样性“剥削”的正义与责任;“环境伦理”关心人们的食物选择对其他物种之影响,认为人类有责任保护地球上所有物种的利益,此一利益不应只是为了满足人类自己的利益而被牺牲;“风险”指的不仅是高科技或食品工业对人体的健康与安全问题的影响,也包括其对农业或饮食的传统、实践及社会团结形式的影响。
在导论与第一章中,作者对马克斯、Mill的理论有较深入的介绍与讨论,而在后续的章节,这些理论观点都会成为伦理思辩的核心概念。
第二章“食物伦理与社会正义”(Food Ethics and Social Injustice)
探讨如何从伦理的角度思考食品工业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剥削式劳动关系。本章中作者凸显一组对立的立场,自由主义或新自由主义论者认为,农民和移民渴求一份工作(即使是低薪的),就算遭遇不幸,也不能指责雇用者以不正义的方式对待他们;而持社会正义立场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后工业社会的食物体系所带来的不平等与不公正,加深了种族、性别与族群的阶级差异,并阻碍社会进步。
既然不正义的事情由来已久,何以近年却受到媒体与社会运动者的重视?作者认为“创造更好的社会制度”是源自启蒙时代以来督促人类社会进步与改革的动力,而粮食保障(food security)及食物主权等食物正义的社会运动,正是追求更好的社会制度的实践。
第三章“饮食和肥胖的伦理”(The Ethics of Diet and Obesity)
探讨饮食与肥胖究竟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或是伦理的议题。作者爬梳哲学发展的历史,探究曾经为中古哲学所关心的饮食健康议题,何以从二十世纪的哲学及伦理学中消失,以及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的工业化生活方式与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又如何使肥胖从个人的责任转变为公共的议题。
作者认为一旦我们从伦理的角度开始思考饮食与肥胖的问题,我们可能发现这是个人或整个社会(或特定群体,如政府和食品业)的道德问题,甚至肥胖症、粮食保障以及食物对环境或生物物种之影响,皆非各自独立的问题。
第四章“食物伦理的基本问题”(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Food Ethics)
讨论如何解决农民的贫穷、饥饿与饥荒问题,及其是否为道德的问题。社会舆论与研究对前者较不陌生,大部分的论点集中于两种解决途径,一为给他鱼吃,即Peter Singer主张的利他主义,透过慈善捐助或救济来改善问题;二为给他钓竿,即改善小农的技术、生产效率或协助他转职为受薪劳工。
作者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martya Sen的研究,说明上述两种方法都不是解决之道,因为“饥饿往往与生产无关,但与分配有关”。作者指出,贫穷、饥饿与饥荒是一个道德的问题,因为分配不均乃是有其制度性的根源的,此一理解有助于我们将解决之道提升到检讨制度、结构以及工业化食物产销链的层次。
第五章“友善畜牧和肉品生产的伦理”(Livestock Welfare and the Ethics of Producing Meat)
讨论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吃肉是否是一种伦理的行为。人们选择素食有许多的理由,作者首先回顾哲学的发展,指出在肉食的伦理上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问题值得讨论:一、在道德上,吃肉、饲养/屠宰动物是伦理的吗?二、在道德上,当前畜牧的方式是可被接受的吗?三、当前畜牧、生产肉品的方式应该如何修正,以增进动物福祉?
第一个问题是自古以来的争辩,后二者则是畜牧工业化出现后才出现的问题。由于现代化社会的资源分配问题,使得经济收入低的劳动者倾向于选择高热量而较缺乏蔬食的饮食模式,在食物分配的结构无法调整之前,作者提醒不论基于宗教、动物保护或健康因素而提倡素食主义,在伦理上对于缺乏选择权的弱势者,应该给予更大的宽容。
第六章“在地的魅力:食物系统与环境冲击”(The Allure of the Local: Food System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延续第五章工业化食物生产体系的脉络,将伦理的讨论焦点指向农业生产,试图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面向探讨农业永续的议题。作者认为有很多种思考环境哲学的方式,例如从功能完整性的观点出发,我们会看见当今的食物系统如何影响人们在此一系统中的行动,以及食物的选择如何影响其他人、动物与环境,而这样的社会环境,是否就是我们想用来培育下一代品格与习惯的环境。如果从环保主义或效益主义的观点来看食物伦理,我们会考虑到未来世代的需求,并接受资源永续的愿景。
第七章、第八章一起阅读
第七章与第八章可以放在一起阅读,两章都聚焦于当今的食物生产科技,特别是基因克隆的伦理。第七章“绿色革命食物科技及其不满”(Green Revolution Food Technology and Its Discontents),作者归纳并说明反对基因克隆技术的五个理由:风险管理问题、社会正义、违背自然原则、个人的食物自主权及道德。第八章“怀着感觉再谈:食物的伦理、风险与未来”(Once More, This Time with Feeling: Ethics, Risk, and the Future of Food),作者从科学理性、专业知识与风险的角度来延续第七章有关基因克隆技术的讨论。
作者指出,在工业的哲学与自由主义的哲学之下,农业技术与生物科技成为只是为了生产效率而服务的工具,而使食物成为只是一种商品。作者倡议与工业主义相对的“农业”(agrarian)哲学观,在此一哲学观之下,农业并非只是一种技术的舞台,而是一系列的人类实践与社会制度;饮食文化更是人与生态体系的媒介。Thompson认为不同的发展哲学,会将人类社会导向不同的发展方向,由于食物的特性,作者在文末特别强调资源共享的主张而非效益主义的立场,他期许人类能发展出符合社会正义、永续以及食物主权的食物体系。
“正确的选择”有哪几种思考方式?
Lévi-Strauss有一句名言:“许多自然物种被选择,并非他们适合于食用,而是他们适合于思考。”这正是因为饮食不只是维生之事,也是文化的行为。面对日益发达的工业化农业与商品化食物,以及铺天盖地的网络行销,人们已鲜少时间驻足思索。
而在众多食物研究者急于告诉读者如何做出“正确的食物选择”的今天,Thompson透过本书想对读者说的或许正是:“等等,让我们先讨论所谓的‘正确的选择’有哪几种思考方式。”这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本书所讨论的环境伦理、社会正义和当代生活风险的观点,以及精彩的辩证,使得本书具有高度的阅读价值,但建议读者不妨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把文化的选项也放进去。
(本文原刊登于《中国饮食文化》 2017年4月。Book Review “From Field to Fork: Food Ethics for Everyone”。中国饮食文化,13(1): 205-215。经局部修改后转载刊登于《上下游》)
致谢: 本文之完成感谢李秋云、罗宥骐、黄瀞缘与叶于甄于选修“食物、环境与文化”课程中参与讨论,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Magdoff, Fred, and Brian Tokar eds. 2010. Agriculture and Food in Crisis: Conflict, Resistance, and Renewal.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丹.巴柏著,郭宝莲译,2016,《第三餐盘》,台北:商周出版。
朱建民,2000,〈由儒家观点论西方环境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对立〉,《鹅湖学志》25:1-40。
沃伦.贝拉史柯著,曾亚雯、王志弘译,2014,《食物:认同、便利与责任》,新北市:群学出版。
福冈正信着,王俊秀译,2013,《一根稻草的革命》,台北:绿色阵线协会。
魏德东,1999,〈佛教的生态观〉,《宗教哲学》17:15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