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界的不老松——专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

来源:农讯网 作者:农讯网编辑 2024-12-18 我要评论

2024年12月18日更新报导,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特别策划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悼念专辑盆景界的不老松——专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撰文|杨东旭本文为“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 的原创文...

FX农业网 12月18日报导。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特别策划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悼念专辑

盆景界的不老松

——专访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

撰文|杨东旭

本文为“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 的原创文章,中国盆景获得授权发布

2018年8月11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与世长辞,这对盆景界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损失。胡乐国从事盆景艺术创作几十年,对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晚年仍活跃在盆景艺术的舞台上。为此,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将胡乐国大师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发表过的文章以及《中国花卉盆景》杂志专访他的文章做一个纪念专辑,以向胡乐国大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胡乐国大师千古!

——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编者

胡乐国

初见这个身材瘦削的老人,想不到与我耳中听到的辉煌的成就、大大的名气联系在一起,分明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岁月的刻痕布满他的脸庞,慈眉善目,满脸温柔。但交谈之中,你就渐渐感到了他内在的能量和智慧。年届八旬,却思维敏捷,观点清晰,谈笑间透露出些许儒雅,些许不俗。如同他身后的盆景,外表平和、安详,带着浓厚的书生气质,而内在执著、上进,刻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盆景,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精彩。

胡乐国生于浙江温州。学生时代,他尤为喜欢音乐。通往学校的路上安置著大喇叭,每到放学回家经过时,他都会停下脚步,站在下面仔细地聆听正在伯播放的俄罗斯歌曲,并跟着哼唱。当时的他曾想日后能在音乐道路上驰骋,但受种种因素限制,未能如愿。但音乐的种子已经种在心里,至今不渝。或许正是对音乐如此这般的热爱,才使得他创作盆景时艺术感强于别人。

明月松间照

冥冥之中初识盆景

1959年4月,高中毕业的胡乐国被家人安排到温州园林处做临时工。因为美术字写得漂亮,对美术也有一定的喜爱,主要负责广告刻蜡纸的工作,但这种工作并不是常年都有,没事的时候他就被安排在花圃帮些小忙。到了花圃以后,才知道还有盆景这种特殊的盆栽植物。

初与盆景接触,便觉得有一种磁力在吸引着他。一个是盆景的构图与美术很接近,有很强的艺术感;一个是盆景的气质很特别,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创作盆景只与植物交流,不用跟人打交道,这让内心喜欢清静的他感到很自由,很惬意,便于屏蔽外界干扰,让自己的思想在盆景的世界里飞翔。于是慢慢地,他对盆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这个行当。因为工作认真,领导对其赞赏有加。他每年都会被评选为“劳动模范”,由此开始了与盆景相伴的一生。

踏歌行

当时,盆景创作理念和技法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负责带他的盆景技师项雁书有着很浓的创新意识,与其他老师傅不一样。他主张打破传统的规则式盆景造型形式,追求新奇自然的感觉。胡乐国强调:“项老师认为规则式盆景已经落后,需要有新的盆景形式取而代之。”但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项雁书虽没有开拓出新的盆景形式,但他不做规则式盆景的态度是坚决的,并且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他将两棵树放在一个盆子里,再简单地修剪几下,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效果。项老师的这些思想与行动对年轻的胡乐国有很大的影响,他把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怀揣感恩之心前行

胡乐国拜项雁书为师10余年,受益匪浅。项雁书去世后,他继承恩师的精神,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往前走,他的步子迈得比老师的更大。他摒弃传统形式的盆景,大刀阔斧,将形式老旧的盆景都剪掉,改作成新形式的盆景。说到自己在盆景上的创新,胡乐国很感谢老师的教诲。

随后,他利用工作之便,接触了许多地区的盆景风格及盆景人,同时留心观察自然界树木的形态及长势,了解它们的自然生长规律。这一时期,他认识了不少当时盆景界有名的老前辈,向他们学习并交流,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它的思维空间。

五针松

入行早期,单位将他的盆景作品拿去参展,他感到很荣幸,当然他也为单位赢得了荣誉。他大胆地将规则式变为自然式,由此诞生了一些作品。如早期的黑松作品《横空出世》,赢得了不少好评,这也是他闯入盆景界的一个里程碑。造型上,他借鉴上海盆景的做法,把棕丝改成金属丝,让盆景的枝干更加自然。文革期间,一派萧条,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书籍接触到了日本盆景。

1979年,北京北海公园举办的首届全国盆景艺术展览会,给胡乐国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活动中,他广泛接触了全国盆景界的优秀人才,全面认识了不同的盆景流派及风格,这对他启发极大,也使他看到了自己在盆景创作上已经达到的水平。他创作的《饱经风霜》《生死恋》等作品在展览会上获得了众多人的赞赏。后来,这两件作品还被印成邮票出版。

胡乐国认为,盆景与文学、音乐、诗歌等艺术都是相通的,都有诗情,都有节奏,都有韵味。诗歌的高昂与低沉、音乐的高音与低音,盆景的高枝与低枝,都抑扬顿挫,上下呼应,错落有致,展现出风韵优雅的内涵和意境。为了提升自身对盆景的艺术感觉,他深入钻研《芥子园画谱》。经过慢慢地咀嚼、摸索,他的艺术造诣有了很大提高。此后他创作的一些盆景作品更具文人气息,更有文化底蕴,在业界激起了很大反响,也为浙江盆景的总体风格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1年,国家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胡乐国“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2011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又联合授予他“盆景艺术终身成就奖”。

好汉歌

创新是不变的主题

从入行之初接触有创新意识的老师,到后来自己尝试创新的盆景形式,再到底蕴丰厚之后推出创新的大手笔,一路走来,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似乎已成为他盆景生涯不变的主题。直到退休,他都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

退休后,胡乐国在自家楼顶建了一个小盆景园,继续深入研究盆景,希望能有新的突破。让他颇感得意的是退休后创作的一件黄山松作品《踏歌行》。创作时,他将大家一致认定的正面作为作品的背面,而将最初的背面当成正面,因为他觉得这一面能把枝干露出来,具有动势。这一决定使得作品问世时好评不断,有人说它具有书法的韵味,动感极强。

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胡乐国的作品多以松树为主,是不是他只钟爱松树盆景?其实,他也喜欢杂木类盆景,但由于温州地区松树相对普遍,因此对松树更偏爱些。与松树打了一辈子交道,在松树创作上成绩斐然,但他依然不停地向大自然寻求新的感觉。为了捕捉自然界的松树更真切更美的表现形态,胡乐国8次登黄山,并且走遍周边的名山。每次去,他都会被那些奇形怪状的松树所吸引。尤其是玉屏楼左侧那棵著名的迎客松,饱经风霜,却郁郁葱葱,反衬出枝干的遒劲和线条的优美。这些自然之景激发了他新的创作灵感。他还发现,松树年轻时呈向上生长的态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苍老时,枝条会慢慢向下生长,这种自然下垂的形态反而更具独特的韵味。他又从画谱中汲取营养,一种新的造型形式在他心中逐渐清晰。以后在创作松树盆景时,他有意地把较高主干上的松枝往下拉,逐渐形成了他独创的“高干垂枝”技法。他认为这样更贴近松树的自然生长特点,也更有中国文化味道。《幽谷潜龙》《明月松间照》《好汉歌》都是典型的“高干垂枝”作品,透露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气质。“高干垂枝”,无疑是他晚年的一大亮点。

松是他一生画不完的画,松是他一生读不完的书,松是他一生唱不尽的曲,松是他一生追不尽的梦。

他是盆景界的不老松。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5年8期)

胡乐国黄山松盆景《不了情》

浅说《不了情》的创作

原创作者|胡乐国

黄山松盆景作品《不了情》,是我20年前创作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它,觉得它很美。

美在哪里?美在很特殊的两主干配合得很默契,既统一又有变化。统一在两主干由相背变为相向的变化上,这就形成了全树树势的统一,这是重要的关键之处!变化表现在前(左)干成为舍利干,后(右)干成为生机盎然的绿色树冠。这就是我们盆景美学上所说的对比和变化。进一步说,绿色的树冠,象征着阴柔之美,而强大的舍利干象征着阳刚之美,两者和谐地组合在一起,就十分符合刚柔相济之道。它暗喻着生命形式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表现了“中和”之美,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美学境界”。

《不了情》的造型,是原素材经过1年时间的养护之后才开始的。在1年的养护时间里,我时刻在思索它的造型。所以对素材的制作,早已心中有数。只要在右干的中部某部位处,把它向左下方施压,让两主干有相近的相向伸展(如图),便可以了。

对枝条的处理,是将左干上生长的枝条全数剪去,让它成为一个漂亮的舍利干,比右干苍老、比右干粗壮、比右干变化多。干的长度也刚好适中,这是理想中的表现。

对右干上的枝条处理也比较简单,原则上让它组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让它在适当的状况下和主干相接合、然后让枝条和针叶疏密有致,让树冠有适当的通透感。这样才能让绿色的树冠和舍利干产生强烈的枯荣对比,让树体的枝干之间表现出线条之美和虚实变化。

造型方法和过程说起来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每个细节上都不能马虎,应认真对待,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7年9期)

跳跃飞行 横长38厘米 胡乐国作

跳跃?飞行

原创作者|胡乐国

树木盆景的造型重在因材施艺,这是一个认真、细致的思考过程。它包括从根盘开始直到树的顶梢的所有环节,比如干的粗细、弯曲变化及根的走向等;枝条在主干上的着生位置以及枝条的粗细、疏密、长短等。然后就要考虑盆景以什么形式展示最为适宜。

作品《跳跃·飞行》取材为中型短叶的日本五针松(俗称大阪松)。看它的主干情况,不宜制作直干等形式,最宜作半悬崖式盆景来处理。主干的顶梢昂头向上,符合植物生长特性,也贴近主题思想——跳跃·飞行。

关于悬崖式盆景,意在摹仿自然界树木攀附悬崖而生的画面。这是一种在特殊环境中生长的特殊树形。它象征着树木为求生存、在艰苦环境中挣扎、拼搏的毅力。这种精神深得人们的赞扬和敬爱,因此悬崖式盆景也深受大家喜爱。树木以直干生长为主要形式,而悬崖式盆景横空出世,令人叫绝称奇。

在长江流域,过去将悬崖式盆景细分为半悬崖、悬崖、倒挂三种形式。作品《跳跃·飞行》属于半悬崖形式。悬崖式的树身大体越出盆口而下垂,树身低于盆口;倒挂式则是树干垂直而下,似倒挂于盆口上,别有情趣。

地域不同,对悬崖形式的称呼也不同,如岭南称悬崖式盆景为“捞月式”,而其盆景形式也确有不同。“捞月式”盆景主要特点是树干或向左或向右横越盆前而出,状似向水底捞月,颇为形象,它是传统形式,具有一定的规矩。此外,其他悬崖式特点为主干下垂后不规则地随意盘旋而下,只要人工痕迹不过分就不错,否则不可取。

悬崖式这种创作形式,灵活多变,动感强烈,是一种颇能发挥想像力的盆景创作形式。

跳跃·飞行。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7年1期)

从容淡定亦尊严 五针松 88X64厘米 胡乐国作

《从容淡定》随感

原创作者|胡乐国

中国的松画和中国的松树盆景,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都出自中国古代文化人之手,都寄寓著高洁的道德、情操和内涵。

《从容淡定》是我近期的盆景作品之一。作品的题名,蕴含着努力表现松树道德情操之意。

我一开始接触盆景,就是从五针松开始的。浙江是日本五针松的第二故乡。温州近郊的茶山,农民世代都种五针松。至今,仍有不少青年有志于留在山上种松树。温州盆景人家里养的也都是五针松,可谓情有独钟。作为温州人,五针松也是我比较偏爱的树种,做起来比较有感觉。

凡树木都是直干向上生长的。所谓曲干,只能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树形,所以我一向以高直者为贵,因为这是松的本色。只要把它养老了,就一样会有苍古的松韵,也就更加堂堂正正,更加弥足珍贵。

《从容淡定》的造型仍是高干垂枝式。它的素材,原是一本独干,造型时注意到第一枝比较粗,我就把它拉上去,跟着主干一起长。经验告诉我们,横著的枝条长势差,竖着为干长势才好,因此这件五针松很快成了主次得当、十分协调的一本双干作品。经验还告诉我们,多干式总比独干式好看,因为它包含的内容丰富、可看之点更多。

主干自右向左略有倾斜,树冠的不等边三角形也随着主干的倾斜而倾斜,自然协调,动势从容淡定。造型时大株条做了较多牺牲,致使下部有许多小枝条,反让树冠有空灵通透之感。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6年6期)

胡乐国

人才是树 文化是根

原创作者|胡乐国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想,无论我们如何追求造型的老道、技法的创新,文化才是衡量一件作品优劣的终极标尺,才是衡量一个盆景人高下的黄金律条。对于作品来说,文化是魂;对于人才来说,文化是根。

我做了一辈子盆景,活到这个年纪,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盆景界人才济济,后继有人。岁末年头,这个心愿更是凸显出来,挥之不去。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能有如此丰厚的精神给养,我们是多么幸运!可惜不知从何时起,文化的色彩在盆景上逐渐淡薄,文化的内涵在盆景上逐渐弱化,而代之以对技法的渴求和对金钱的向往。这两点都没有错,但缺少了文化,它们便是无本之木——难以突破现有的技法,也难以赚到期望的财富,因为关注点错位,舍本逐末了。

这种观念影响了一批人,在当今呼唤文化回归的大环境下,祈望我们盆景人首先清醒,用文化来滋养自己,调教自己,这是长成大树的根本!

时下盆景界流传着自学成才之说,我很赞同这一说法。因为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身一点点积累并领悟的。无论是实践能力强而文化水平弱的拜师学艺者,还是有一定理论文化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的技校学生,都需要通过自学,提高文化修养,了悟文化真谛,使自己动手能力、文化水准都得到提升,最终走上成才之路。这里的所谓才,还应强调德才兼备的要求,唯此才是一位有作为的优秀人才。

有一天在电视上看乒乓球赛,解说员说:“我们创办有乒乓球运动大学,对运动员进行文化补课,藉以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这话顿时启发了我,盆景界的朋友们不是更应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提升文化修养,藉以提高自己盆景创作的艺术水平吗?

我在2005年写过一篇《盆景是文化》的文章,现在翻看,觉得没有写好,差距还很远。它是一个大文章的题材,而我却没有写好,遗憾!它最多只能告知大家多读书、读好中国传统文化课,盆景的造型之道就在其中了。

中国盆景文化内涵丰富,浩如烟海。但如果聚焦在一个小点上,那就是盆景造型的艺术规律或称艺术辩证法……它是盆景造型必须掌握的功课,这门功课的学习没有尽头,永远学不透彻。因为它是需要灵活变通的,盆景素材的不同,时代的变迁,应对的技法也必须不同。经验告诉我们,佳作一定是在不断的改作或调整过程中诞生的。而优秀的盆景人才,也一样是在随时发现错误并及时调整的过程中成长的。

人才是树,文化是根。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6年1期)

胡乐国

我看五针松

原创作者|胡乐国

做了一辈子盆景,摸了一辈子松树,其中和五针松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缘分。

五针松好像天生就是为盆景而生的。株形矮,生长慢,最可贵的地方,就是针叶短小,制作成盆景后,整体比例十分协调。

五针松原产日本,因为天生就是制作盆景的绝佳素材而美名远扬,传遍全世界。中国引种五针松已有百年历史,浙江宁波奉化三十六湾村的花农,从1920年开始就从上海引种繁殖五针松,现在种植场地更是从山上发展到平原,宁波北仑区也大面积发展五针松生产。此外,温州近郊的茶山(大罗山)也是五针松繁殖地,其产品已有初步基础造型,热销省内外,但生产规模远不及宁波。

由于适应性很强,五针松在我国可生长的区域还是很宽的,长江流域各地,上自四川、云南,下至长三角地区都可以生长。但沿长江流域南北究竟有多宽,还有待考察。至少实践证明,五针松格外适应浙江的水土,浙江可称为五针松的第二故乡,甚至被认为是浙江的乡土树种。浙江盆景人也确实对它钟爱有加,赋予五针松盆景别样的艺术风姿和文化内涵。浙江五针松盆景大都具有高干垂枝、俊朗挺拔、写意传神、古韵盎然的风格。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我国也有不利于五针松生长的三大禁区。一是岭南、海南及福建中南部,因高温使五针松没有一定的休眠期。二是京津冀盐碱地使它水土不服。三是高寒地区它难以适应。

虽然近年来国内五针松盆景发展状态良好,各繁殖基地生产的素材基本能满足需要,也有一批优秀的五针松作品问世,浙江台州的梁园还收藏有一些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国产老桩五针松。但是,作为一个老盆景人,我不得不把自己看到的问题说出来。一是国内种植五针松历史短,质量上乘的五针松老盆景不多。二是近年来国内五针松生产面积在减少。主要是老种植户的后代不愿继承父业,种植面积自然萎缩。长此以往,定会影响五针松盆景的发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经历了五针松由始而盛的繁荣,很不愿看到它未来由盛而衰的式微。希望有识之士早早关注这个问题,让这么优秀的盆景树种能够代代传承。当然,短期内还不会到如此严重的程度,过程将是缓慢的。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7年2期)

黄山松小品 高20厘米 胡乐国作

我说“黄山松”

原创作者|胡乐国

玩了一辈子松,各种松都摸过,各种松也都跟我很亲和,但仍然觉得黄山松很有种自然的味道,以至于二三十年前我不下十余次登上黄山,观赏黄山松在原生地的风姿,以获得创作盆景的灵感。

黄山松高可达30米许,树冠端正,枝条平展略下垂,层层叠叠,十分壮观。黄山松适宜在高海拔的山地生长,山上气候无常,时而云蒸雾气,朦胧一片;时而云散雾消,群峰叠翠。放眼望去,峰顶崖上或崖下缓坡,便是清一色成片成片的黄山松林,壮哉壮哉!如遇大风乍起,松声如雷,松林似海,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气势恢宏。顷刻间,又烟消云散,复归平静。一语道之,黄山松因山势奇险,整日出没在云雾间,长年以云雾为饮,清风为餐,形成了它独有的特色,也适应了这多变的生存环境。

朋友们,你登过黄山、三清山、天目山吗?那是黄山松的家乡!搞盆景的人,特别是爱好松树盆景的你,不上黄山是做不好盆景的。画家要上黄山、政治家要上黄山,为的就是领略大山的气魄和松树的精神。

黄山松为我国特有树种,它适宜生长在高海拔的山地上,而不适宜在平原种植。黄山松不仅仅在黄山上生长,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各省的高海拔山区均有分布。喜阳,喜清凉湿润的高山气候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土地。且性耐严寒,抗风雪,畏酷暑。

黄山松别名天目松,冬芽深褐色,微被树脂。针叶二针一束,一般叶长5~13厘米。然针叶长短、粗细、叶色等等都会随着生长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它在江浙一带是制作盆景的极佳素材,又因产自天目山而名声颇为响亮,甚至很多爱好者误以为它与黄山松是两个不同的树种。

黄山松照片 蓬莱三岛

有一种提法,认为只有在一种特殊环境下生长的黄山松素材,才可以用来制作黄山松盆景。这一说法提出了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环境是“特殊环境”?

2.黄山松盆景素材的特征如何?

我认为,在高海拔的石壁岩缝或未曾完全风化的沙石滩上生根落脚的黄山松,常年以云雾为饮、清风为伴,而缓慢地长成了小老树,主干屈曲多姿,有年代久远的感觉。松针短小而苍翠,入冬后叶尖变为金黄色,一看就叫人爱不释手。这些便是黄山松的“特殊环境”和特征。

我曾于文革后期在安徽歙县的卖花渔村,得到两株曲直自如的黄山松小老树,十分可爱。我将其合栽于一盆,十分协调,成为树高45厘米左右的斜干文人树作品。

黄山松照片 始信峰上

我十分喜欢地处浙江西北安吉境内的天目山。也可以这么说,天目山背靠安徽黄山,面向江浙大平原。这里聚集有苏、扬、杭、宁、沪等诸多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玩盆景的风气最为鼎盛。所以很自然地,天目松便成为江浙人民很早就接受的优良盆景树种。至今,安吉仍有许多专以养护天目松为业的专业户。

谈到天目松,不能不提明代鄞县(即今宁波)的屠隆。他在所著的《考槃余杂 盆玩笺》中就对天目松盆景的创作有了理论性的总结:“盆玩,时尚以列几案间者为第一,列庭榭中者次之,余持论则反。是最古者以天目松为第一,高不过二尺,短不过尺许,其本如臂,其针若簇,结为马远之倚斜诘曲、郭熙之露顶正拳、刘松年之偃亚层叠、盛子昭之拖拽轩翥等状,栽以佳器槎牙可观。”

这段话的最大特点是其主旨肯定是写“天目松”盆景的,以免乱套乱用。第二 ,明确了以“高不过二尺”的中型盆景为第一。第三,天目松盆景的造型,提倡学习四大画家的画风。

黄山松照片 送客松(已死)

现代天目松盆景素材有其本如臂的大型盆景素材,也有中小型盆景素材,造型上应提倡因材施艺的原则。我告诉大家一个易于接受的松树盆景造型方法,即不考虑主干的形式如何,对枝条的处理,都应做“高干垂枝”形式处理。如遇到特殊情况,没找到更合理的方案,那就要更耐心地去发现,有时候前后左右只差一点点距离。有句老话叫“万变不离其宗”,对盆景造型来说,那就是要做成一株小老树。在这基础上,才有升华成艺术作品的可能。

中国盆景的艺术造型,有一套源于中国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人人必须认真学习的。它内容丰富,够你学一辈子的。当然,要想制作一件好的黄山松盆景,也必须用心研学。学好了,才能使你的作品立于不败之地。

幽谷潜龙 黄山松 胡乐国作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7年9期)

胡乐国大师未曾面世的部分五针松盆景欣赏

原创作者|中国花卉盆景杂志社

今耄耋之年,仍活跃于盆景界,“树”耕不辍。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他就是当代著名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

半个多世纪的文化积淀,半个多世纪的盆景实践,胡乐国大师在松柏盆景的创作上取得了令盆景界瞩目的成就。尤其是他提出的“高干垂枝式”创作理念,得到了盆景界同仁的赞许和推行。这个理念把自然界松树的形态和精神在盆景上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他数十年如一日,创作出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松树盆景,构图清新,境界高远,在盆景界享有极高的声望。

五针松作为典型的松类盆景树种,得到了胡乐国大师的格外关注。他的许多经典作品我刊都曾刊登过,这里我们为大家献上他未曾面世的部分五针松盆景,供大家品赏和学习。

(此文出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17年2期)

精彩回放:

中国盆景欢迎您!

随时欣的盆景展览馆

弘扬盆景文化,交流盆景技艺!

欣赏盆景艺术,分享快乐生活!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云南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云南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8-17 05:42:0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红掌在室内养有毒吗 绿植红掌养殖繁殖方法

    红掌在室内养有毒吗 绿植红掌养殖繁殖方法
    八仙花怎么养 家庭养法八仙花什么时候开花扦插时间和方法

    八仙花怎么养 家庭养法八仙花什么时候开花扦插时间和方法
    蟹爪兰 夏天要这样晒太阳 蟹爪兰叶子变薄变软了

    蟹爪兰 夏天要这样晒太阳 蟹爪兰叶子变薄变软了
    枸杞盆景怎么养 枸杞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枸杞盆景怎么养 枸杞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武汉医院铁树开花结果被摘  园丁师傅瞬间吓坏

    武汉医院铁树开花结果被摘 园丁师傅瞬间吓坏
    山茶花有哪个品种最香最好?你最喜欢哪一种

    山茶花有哪个品种最香最好?你最喜欢哪一种
    小蓝衣是什么,多肉植物小蓝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蓝衣是什么,多肉植物小蓝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休眠时间,以及休眠时的养护管理

    多肉植物休眠时间,以及休眠时的养护管理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