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文
图文:馆长
暴晒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造成了不少的误解,也在度夏的过程中导致了不少肉肉的死亡。我们对暴晒这个辞汇有误解,是因为我们打心眼里觉得肉肉是喜欢阳光的。有时候我们会计算一下肉肉直接晒到太阳的时间,并且期待这个时间越长越好。在强烈的阳光下,肉肉的叶片往往显得透明感十足,色彩也变得十分明丽。这更会让我们误以为肉肉晒在阳光下是一件相当舒服的事情。
很多花友都以为只有气温上升到35℃以上而且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才需要遮挡阳光。暴晒嘛,自然是在非常强烈的太阳下晒才算是暴晒咯。其实馆长想说的暴晒的标准比你以为的要低的多。避免暴晒的意思是,不要把肉肉暴露在直射的阳光里晒。暴,是暴露的意思,而不是非常的意思。
举个例子:在夏天的时候,如果在户外停车,我们都懂得要把汽车停在阴影里,即使是斑驳的树影也好。如果我们很随意的露天停车,那么只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车内的温度就会高的不可思议。网上有很多专业的教程,教你如何在不用炉子的情况下在车内烹饪各类的美食。这些教程的开头都会告诉你把一辆黑色内饰的轿车车头朝南停在没有阴凉的开阔场地上。
即便是气温不高的天气里(30℃以下),遮荫和暴晒都能显示出极大的温度差别来。停在阴影中的汽车,车内温度顶多比车外气温高2-3℃而已。而暴晒的汽车,车内温度则很容易比车外气温高上20-30℃那么多。
如果使用照度测量软件,我们也很容易测出,同样的环境里,阴影里的照度只有几千,一旦被阳光直射,就会瞬间达到几万的照度。相差十倍甚至更多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让我们忽视阳光暴晒的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是气温。我们知道气温升高本身就是强烈阳光导致的结果。如果气温不高,当然阳光也就没有那么强烈咯。
对于肉肉来说,虽然说需要充足的阳光,但这个需求却是有限的,并不是越多越好。我们都知道,肉肉们依赖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肉肉细胞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太阳能工厂。开动这个太阳能工厂需要两种原料和一种能源的密切配合。原料就是水和二氧化碳,而能源则是阳光。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以为肉肉的水分是充足的,毕竟她们的厚厚的叶子里不都是水吗?其实不然,肉肉在不到危机的时候是不会动用叶片里的水分的。所以不管她们的叶片里储藏了多少水分,只要土壤已经干燥了,她们就进入到缺水的状态中。然后光合作用就会减弱。
光合作用减弱后,阳光对于肉肉来说就变成了多余的东西。这种情况下,肉肉会消耗养分来做一些抵御阳光的事情。其中一件事情我们很欢迎,就是花青素的合成,这会让肉肉上色,从而变得漂亮。
另一件事情则是蒸腾作用变得活跃。用不完的阳光会导致肉肉的叶片迅速升温。为了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肉肉不得不开启气孔,通过水分蒸发来降温。那些颜色比较深的肉肉会比浅色的肉肉升温更快。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补充进来,肉肉的细胞会迅速失水,从而导致肉肉发生叶片干瘪的情况。
举一个很粗略的例子来说明暴晒给肉肉带来的影响吧。假如说一棵肉肉在光合作用的时候,消耗水、二氧化碳和阳光的比例是1:1:1。肉肉昨晚收集了10份二氧化碳作为储备。该肉肉的根系1小时内可以从土壤里吸收1份水。如果我们把肉肉放在每小时能提供1份阳光的环境里,每天晒10个小时,肉肉就能茁壮成长了。
那如果我们提供的阳光更强烈一些,每小时提供2份阳光呢?按照1:1:1的消耗比例,肉肉的根系能够提供的水分就不够了,肉肉必须消耗一些叶片中储存的水分来消耗过量的阳光,并且合成一些花青素来抵御阳光。这时的肉肉就会变瘦,但也会变得艳丽一些。同时,5小时以后,肉肉储存的二氧化碳用完了,这时的肉肉完全无法合成任何有机物质了。此时每小时的2份阳光都是过量的,这导致肉肉迅速升温。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肉肉被迫开始通过蒸腾作用来散热。这就消耗了更多的水分,让肉肉变得更瘦。
现在知道肉肉不怕晒的秘诀了吗?强大的根系用来保证水分的供应速度。充足的水分确保根系有水可以喝。疏松的土壤确保根系呼吸顺畅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给细胞生命活动。枝繁叶茂确保肉肉在夜晚可以收集到足够多的二氧化碳。良好的通风确保肉肉在通过蒸腾作用降温的时候水分能顺利蒸发出去。
反过来讲,根系不好或者正在发根的肉肉不要暴晒(比如发根或服盆期的肉肉),土壤很干燥的肉肉不要暴晒(比如缺水的肉肉),土壤太湿不透气的时候不要暴晒(比如浇水过多的肉肉),叶片不多的肉肉不要暴晒(比如刚刚掰了叶子或者老桩肉肉),空气湿度很大的时候不要暴晒(比如雨后)。
文章由多肉植物精品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一些文章无法查明出处,标注为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耶加雪菲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耶加雪菲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5-10 0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