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一档专门为“开学”准备的电视节目却引发了诸多争议。 部分观众瞄准了《开学第一课》里的“小鲜肉”们——“又唱又跳”的演员被诟病为“娘炮”,没有“阳刚之气”,进而上升到了民族国家的气质和存亡之高度。
撇开娱乐市场化导致的问题不谈,与“男性气质”对立的“娘炮”这个词,是怎么被赋予含义的呢?我们把一些正面品质与外貌绑定,并和特定性别挂钩,有道理吗?
在谈到“男性气质”“男子气概”时,我们常常见到的描述是“坚毅”“阳刚”“勇气”等等,“要强”“好胜”“竞争”特质仿佛是男性的专利,也往往让大家联想到充满“阳刚之气”的雄性动物们——好斗的雄鸡、冲动的公牛、威风凛凛的雄狮等。
等等!你知道在狮群中,狩猎任务主要是由雌狮完成的吗?
那雄狮干嘛去了?图片:Eric Kilby / wikmedia
是差异,也是分工
雌雄差异并不罕见。自然界中,两性外形和行为的差异被叫做性二型(sexual dimorphism),在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各类脊椎动物里都有不少例子。
有意思的是,性二型可不是“雄性 = 强大好斗”这么简单。在演化上,它的形式和程度根据物种不同而变化多样。例如,雄性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有着金属绿色的华丽羽毛,雌性则是平平无奇的黄褐色;而同样是鸭科鸭属的物种,北美斑鸭(A. fulvigula)就几乎是“双鸭傍水游,安能辨我是雄雌”了。
雌雄绿头鸭(左)与雌雄北美斑鸭(右)。图片:Richard Bartz & DickDaniels / wikmedia
在有性二型的物种当中,雌雄两性的角色定位也是多姿多彩,殊无定式。非洲狮的群体狩猎,在多是独行侠的猫科动物中颇有特色,通常由雌狮们分工合作来完成;而雄狮除了偶尔独自捕猎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保护狮群免受入侵者的威胁——比雌狮更大更壮的体型和威风凛凛的狮鬃,也是为了护住自己的后宫,向竞争者发出威慑和炫耀。
四只雌狮合作猎杀非洲野牛。图片:Caelio / wikmedia
雄狮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休息看守领地。图片:Suzi Eszterhas
“娘炮”的特殊策略
用体型和外观威慑竞争对手的还有雄性牛头嗡蜣螂(Onthophagus taurus),顾名思义,它们的头上长著雌性没有的两只大角。在金屋藏娇的地下隧道中与其他竞争者狭路相逢时,雄性牛头嗡蜣螂为了守卫洞里的雌性,会用双角与来者刚正面,试图把对方推出洞外,获得与雌性交配的机会。“牛角”的长度和体型是决斗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有趣的是,还存在着一种不长角的“娘炮”雄性。
牛头嗡蜣螂(上)和同属另一物种O. nigriventris(下)的雄性都有有角/无角的不同形态。图片:Teiya Kijimotoet al./Developmental Biology(2012)
“娘炮”雄性的策略并非决斗,而是趁著竞争者外出活动或打架时,趁隙进入雌性的闺房。相较于耗费能量发育巨角的好斗雄性,“娘炮”的后代发育成功率更高,也有着更多的精子用于交配后的“竞争”。不论是无角的“娘炮”还是有角的“武士”,都会被雌性接受,作为可以相互替代的演化策略留存在种群之中。
在求偶场中炫耀羽色的雄性流苏鹬。图片:M. Watson / ardea.com
无独有偶,澳大利亚巨乌贼(Sepia apama)凭著变色天赋精通“娘化”。体型较小的雄性乌贼会装作雌性“路过”强壮的竞争对手,以免被攻击,等见到雌性后再显出雄性“本色”。当雌雄同时在场时,“伪娘”甚至可以做到身体一侧“娘化”,而另一侧保持雄性体色不变,伪装、撩妹两不误。雌性乌贼对此也欣然接受。
雄性澳大利亚巨乌贼互相炫耀展示。图片:John Lewis / Auscape International
澳大利亚的乔治亚索蟾(Crinia georgiana)则会根据斗争形势调整策略。雄性通常在繁殖季用强壮的前肢相互扭打,争夺领地和妹子。但当一片栖息地内雄蛙数量太多时,雄性反而暗自减少“长肌肉”的能量投入,转而韬光养晦,增加精子数量。
正在哲学摔跤的雄性乔治亚索蟾。图片:Jean-Marc Hero / wikmedia
异性筛选与同性博弈
除了上面这些部分雄性“娘化”的例子以外,彩鹬的性别角色更加有特点 。彩鹬实行的是一妻多夫制:求偶季节,雌鸟主动发出求偶叫声追求雄鸟,然后依次给自己后宫中的各位雄鸟产一窝卵,由每只雄鸟来负责孵化。小彩鹬破壳之后,也是雄鸟来保护、抚育自己的孩子。
类似地,斑鬣狗群体中雌性地位要高于雄性,而且还长著雄性一样突出的外生殖器,交配与否也是雌性说了算。
雄性(左)和雌性(右)斑鬣狗的生殖系统图示。图片:Anatomische Gesellschaft /Anatomischer Anzeiger(1922)
大刘的科幻史诗《三体》,描绘了未来人类社会男同胞们女性化的趋势,并把这归因于长时间的和平与飞速发展,生存压力日益消除。然而维持“男性气质”的,会是“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吗?
实际上,在有性二型的动物中,将体型、举止与性别进行挂钩,在更多情况下恐怕是性选择的结果。
在鸟类,很多雄性拥有鲜艳的羽毛,而雄性突眼蝇竞争交配权是靠互相比较眼柄的长度。这些外表特征实在难与“更高更快更强”联系起来,事实上也与特定性别无关——比如彩鹬就是雌性色彩鲜艳,而雄性体色恰似雌绿头鸭,更别说惨兮兮被吃掉的雄性螳螂和蜘蛛们了。
彩鹬的雌性(右)比雄性(左)更艳丽。图片:Nick Garbutt / NPL / mindenpictures
由于性选择而长出长长眼柄的突眼蝇。图片:Rob Knell / wikmedia
在演化中,异性之间的筛选和同性之间的博弈,最终在不同物种中形成了稳定而多样的两性角色和交配策略。
雄性之间的“战争”,甚至可以从交配前持续到交配后。对于前面提到的牛头嗡蜣螂来说,发育期间获得能量和资源的多少,是决定一个个体采取何种策略的重要因素——营养好的个体成为长角的“兄贵”,试图在交配前把竞争者拒之门外;而发育时缺乏营养的个体舍弃双角、产生更多的精子,则可以在啪啪啪后的雌性体内“淹没”对手。
性选择导致性二型也可能是由于异性的偏爱。免疫力选择理论(immunocompetence)认为,雄性气质来自于能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雄激素(睾酮),所以浓浓的雄性特质宣誓著“抵抗力下降爷也不在乎”。
评价一个人的是什么
回到我们人类自己,性二型的确表明了性选择的存在。有意思的是,研究发现,压力激素(一种糖皮质激素)的存在会让雄激素“事倍功半”,削弱受异性欢迎的男性气质。另有研究提出,相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达地区的女性更中意低压力水平的男子面容,而并不那么在意雄激素相关的容貌特征。看来对“男子气概”的追求,无疑也是要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的。
归根结底,在现代科技和文明背景下,外貌体态、性别、积极品质三者之间恐怕并没有固定的逻辑关联。多元社会中,绝对不乏坚毅勇敢的姑娘,而具有社会责任感、认真奋斗的男性同胞们,又何须粗犷的线条才能为国家民族的富强做贡献呢?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先贤就谈过“暴虎冯河”的匹夫之勇,跟“安天下之民”的“文王之勇”相去甚远。“自强”“勇气”这些品质,与性别、体型、情态更是没有什么关系。
正如主流媒体评论所说:“外形不是问题的关键,内涵才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娘炮”之称,当不当休矣?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卢平。
喜欢他还可以关注
卢平的神奇生物
id: magic_bio
演化的魔法造就神奇的亿万生物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日历娘今日头像
鹬科 红脚鹬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瑰夏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云南咖啡 咖啡豆 咖啡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瑰夏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云南咖啡 咖啡豆 咖啡 精品咖啡豆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9-13 0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