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作为扶贫开发任务较重的省份,安徽贫困人口量多面广,截至2013年底还有约600万农村贫困人口,15个市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存在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贫困地区多是区位较差、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地区,特别是大别山区、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皖南深山区,贫困程度较深,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扶贫面大、人口多、任务重……一系列关乎民生的发展问题摆在农业大省安徽的面前。
“以改革创新著称的安徽同样要以扶贫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富民为目标、以集中连片地区为重点、以解决突出问题为主攻方向,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发展。”安徽省副省长梁卫国说,在新一轮扶贫开发阶段,安徽省委省政府将始终坚持贯彻中央“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把加快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特色的坚实道路。
“千村整推”让上千个穷村变富村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是扶贫的重要内容。扶贫应让贫困人口平等享有基本的公民权利
位于大别山深处的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一个典型村。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已经变成了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走在村里的弯弯小路上,周边环绕的绿水青山和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再加上田间地头里采摘搭架工作着的农民生产场景,好似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贫困村脱贫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村穷了这么些年,也就是这一两年大变样的。首先要感谢县里通过整合资金改造了村容村貌,居住的环境变美变整洁了,老百姓的致富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村支书胡志东告诉记者,村“两委”为了带领村民致富想了不少法子。可是只要一带领农民种什么就什么难卖,总是脱不了“怪圈”。一个偶然的机会,浙江一家客商来到板舍村考察,一眼相中了这片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宝地。双方达成合作协议——由板舍村农民来种植高山有机蔬菜,浙商提供种植技术和负责市场营销。村里专门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组织农民、提供服务等。第一年,全村的人均收入就提高了将近2000元,村集体收入也首次打破了零的纪录。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板舍村就是按照我们的设想打造的样板村。扶贫资金一个村只有30~50万元,什么都要干,什么都没干彻底,力量分散。我们集中力量整合资金一个村一个村地投入、一个村一个村地‘消灭’。”女乡长刘亚维快人快语,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整村推进扶贫的效益明显。既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又能解决村级集体收入没有来源的问题。
“集美水寨”是皖北农业大县利辛县利用扶贫资金等整村推进的一个新村。它是拆乡并镇后,由双沟、水寨、后寨3个行政村的41个自然庄合并而成,总人口9816人,耕地面积15360亩。
虽地处皖北,却有江南风味:小桥流水、绿树成林,一幢幢二层小洋楼是农民新居,健身广场上放假的孩子们正在打篮球。“我们农民的生活现如今不比城里差。”正在社区服务中心医务室打点滴的农民张有力告诉记者,以前住得偏远,感冒发烧都得跑上好几里路才能找到乡村医生看病。现在农民统一规划居住,小区门口就有社区服务中心,里面设有棋牌室、电脑室、医务室、行政服务中心等。
“瞄准贫困村,以村为载体,集结社会方方面面的扶贫力量,采取一揽子的方式,综合施策,确保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富裕一个村。从2012年起,安徽启动实施‘千村整推’工程,每年对1000个左右贫困村实行整村推进。”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刘永春介绍说,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时期,安徽将继续实施“千村整推工程”,2013年已在1016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工程,今年扩大到1057个村。坚持整村推进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才能促进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产业壮才能让农民“造血”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产业扶贫,引导贫困农户“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让他们通过能力的提高实现脱贫致富
“桥修了,路修了,老百姓仍没有找到脱贫的路。我们不能再走这样的扶贫老路,当前扶贫更要偏重扶产业,要让农民永久脱贫。”作为人口较多的国家级贫困县,利辛县委书记梁栋对于扶贫工作认识很明确,就是要加强农民自身“造血”功能。
利辛县刘家集乡大管村以前是一片低洼田地,百姓种粮靠天收。这个村通过扶贫资金等项目的整合后,土地变得平整,路网沟渠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万亩果蔬基地。
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安徽双飞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江叶林介绍说,3年前他返乡创业,流转了800亩土地搞蔬菜大棚。合作社带动80个村民入社,去年全社纯收入200万元。这两年光道路、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接受近80万元的扶贫资金的资助。
利辛县扶贫办主任陈华介绍说:“这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受惠于扶贫资金的资助,合作社也增强了帮助贫困户致富的能力。”在产业扶贫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自主创业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也成为带领周边贫困户脱贫的能人。
帮扶产业具有无穷的“放大镜”功能。岳西县来榜镇农民杨振林两年前还是一个贫困户。“多亏龙头企业帮扶,我才能迅速脱贫,还买了房和车。”原来,他是在当地龙头企业名山公司的带动下发展黑毛猪养殖发家致富。“我们采取的是‘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公司提供猪苗、饲料、技术,农户领回猪苗养殖6个月后,再送到公司出售。”名山公司副总经理储诚才介绍,黑猪肉在合肥超市卖价是每斤70~80元,是普通猪肉价格的近10倍。
杨振林作为当地贫困户免费领回了2头黑猪仔,6个月后,他把养大的黑毛猪交给名山公司,得到了4000元工钱。尝到甜头的他随后又领养10余头猪,目前总共领养300多头猪。杨振林说,看到他这个贫困户竟然成了“暴发户”,好多乡亲都主动去找公司要求加入。
据悉,安徽省近年来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特别是推进扶贫贴息贷款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承贷金融机构,增加财政贴息投入量,重点扶持各级扶贫龙头企业。2012年安排财政贴息资金2643万元,扶持各类企业276家。2013年借鉴金寨开展金融扶贫的成功案例,进一步加强与省农行、进出口银行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扶贫工作,安排扶贫项目贷款贴息2950万元,撬动扶贫贷款额度达3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做大做强。2011年以来,共安排小额到户贴息资金4500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安排7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43个重点县(市、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贫困人口更应享受金融福利
农村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普遍性问题,资金成为农村发展最稀缺的资源。要想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则需要把死钱变为活钱,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脱贫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这是金寨县扶贫办门前张贴的一幅标语。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连续多年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农村金融是薄弱环节。过去金融机构一般不在村组设营业网点,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无法满足。201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深入该县山区、库区一线视察,作出“搞活金寨县农村金融,使金融在扶贫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批示。金寨县启动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金融扶贫促“三农”、助发展的强度与广度空前加强。
“过去存钱取钱要到5公里外的镇子里,自从村里有了金融服务室,存取钱、转账在家门口就能办了。”金寨县白塔畈镇龚店村村民刘峰告诉记者。在十几平方米的农村金融服务室里,记者看到设有一台存取款一体机和一台存折补登机。服务室可以提供24小时便利金融服务,惠及周边3个行政村约6000人。金寨县还鼓励金融机构依托杂货店、农资店等,在村里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金融服务。截至目前,金寨县已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300余个,已建成村级金融服务室20个,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村级全覆盖。
去年,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贫困户黄朝番加入当地一家茶叶公司成为合作社成员。由企业作为借款人,他申请到1万元的无息贷款发展茶叶种植,当年实现纯利润5000余元。他所受益的是当地首创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产品。针对农民没有抵押物,金融机构不能直接投放贷款给农户的瓶颈,省农发行为贷款人、省担保集团为担保人、省农发局为全额贴息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借款人、农户为实际用款人,发放“万亩油茶、万亩茶园”支农贷款1000万元。
除了普惠金融服务以外,安徽近年来在贫困县全面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不仅有效整合了农村闲散资金,激活了“沉睡的资本”,还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幸亏有了扶贫互助社,才有我的今天。”休宁县蓝田镇培源村村民李永峰说,两年前,他想同村民合伙养猪但缺乏资金。既没抵押物,又找不到国家正式公职人员担保。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李永峰加入了扶贫互助社,由于是贫困户,可免交500元的入会费。李永峰向互助社提交了创业发展的申请书,经过审核批复,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3万元的互助资金。一年后,李永峰如期还款。第二年李永峰又向互助社借了5万元扩大再生产。如今,他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存栏生猪近200头。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应更加注意对资源的尊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再也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扶贫开发要做好规划和生态先行
岳西县黄尾镇黄尾村是当地知名景区彩虹瀑布的所在地。由于地域偏远、地少林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为了守住青山绿水,我们这些年来放弃了常规发展的机遇,所有可能带来‘后遗症’的项目一律放弃。当地农民世世代代以伐木为生,现在为了绿色发展,生活失去了保障。我们一直想方设法广开门路,带领农民增收。随着景区开发发展,我们终于迎来了新的机遇。”黄尾镇党委书记舒寒冰介绍说,他们以旅游业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支持景区做强做大,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做强农家乐。现在黄尾村的农家乐从以前的十几家发展到40多家。另一方面为了延长产业链扩充景区内容,该镇还发展休闲农业,把全镇田块规划建成9大农业基地,配合旅游业发展,发展体验观光农业基地。
“去年,我们组织农民建立了1000亩水果示范基地,利用扶贫资金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服务,牵头成立合作社。如果直接流转土地,政府省事省心。但从农民收益角度来讲,没有自己干的收益高。同时,果蔬种植对生态保护更有益处。明年就可以挂果采摘了,我们的预期收入,每户农民能达到万元以上。”舒寒冰说。
路径不拘一格,目的都是扶贫。今年起,金寨县梅山镇徐冲村贫困户樊新荣多了一项固定收入——利用自家房屋房顶光能发电。不仅自家用电不花钱,还可以把多余的电卖给供电公司赚钱。记者看到一座小型的光伏电站架设在农户房顶,近2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尤其显眼。一只电表安装在紧挨着电站旁的墙壁上,电表屏幕显示,从今年3月初电站建造后已发电300度。
“建光伏电站是为了解决贫困户用电的问题,利用光能资源既没有污染,还可以帮助他们增收。”金寨县扶贫办主任刘泽祥向记者介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用户每用一度光伏发的电,可以得到补贴0.42元,用不完的电可以卖给国家电网,加上补贴每度电可卖0.88元。金寨县今年首次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建造光伏电站。一座电站的成本2.4万元,贫困户只需自掏腰包8000元。每座电站寿命有25年左右,这意味着25年内贫困户都有一份稳定的收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农村扶贫工作的主体和主题以及对象、内容、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意气风发的安徽人正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瞄准贫困村、贫困户,一家一户摸情况,逐村逐户搞帮扶,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给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析致贫原因、安排结对干部、确定帮扶措施,最终实现一户一户地脱贫。同时创新贫困县考核机制为重点,引导贫困县把扶贫开发工作真正摆到“重中之重”。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花魁咖啡 咖啡 耶加雪菲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咖啡 耶加雪菲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3-20 23: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