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文)泰缅边城美索(Mae Sot)位在湄河畔(Moei River)与缅甸遥相望,是边境界河。由美索出发的105号公路,与湄河国境大致平行。沿105号公路向北,沿途是蜿蜒的河流以及漫长国境,平原城镇周边的土地盖起住宅厂房,而农业活动则从平原蔓延到山区,森林被的砍伐殆尽种下玉米,只剩树干与裸露的黑色土壤。
在台湾特殊的国境处境下,甚少国际社会参与空间,然而有一群台湾人却勇敢突破政治的国界,以民间社会的力量,在泰缅边境长期投入海外援助。从协助缅甸移工孩童就学,到以泰缅“105号公路”为名,创办公益旅行,希望让更多台湾人踏上泰缅边境,从公益而非功利的角度,拉近台湾与东南亚社会的距离。
自由跨越国境的资本与不自由的难民移工
2016 年出身缅甸华裔导演赵德胤编导的电影《再见瓦城》,让台湾社会稍稍理解缅甸移工的现况,长期的经济困顿导致大量人口越过边境到泰国寻找机会。
年轻的男女进入大城市跟工厂,而社会底层的农民,则携家带眷进入农场打工。这群季节性农业移工在泰缅边境至少有数十万人口,在缺乏医疗、教育服务的情况下在生存线上挣扎。造成这股人口流动一推一拉的力量,除了是缅甸长期内战与发展停顿,更新兴的趋势是全球化的农业:粮食贸易与生质能源产业。
泰国原本即是粮食生产大国,随着国际生质能源发展,带动粮食价格飙高,美索邻近农业县份大量改种生质能源作物。收购者是华裔的大型跨国粮食公司,主要提供给国际生质能源生产者,收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甘蔗、玉米跟树薯,油价越高,生质能源需求越高,国际农粮市场的价格也越高,地广人稀的边境农村成为经济型粮食农作的新兴基地。
被政治边界分割的克伦族
泰缅边界山区是克伦族(旧称“甲良族”)传统领域,克伦族横跨泰缅边境,自古以来是著名“象伕”民族,在过去历史上泰缅王朝相互征伐的历史上,双方阵营都有克伦族的影子。
缅甸境内克伦族自英国殖民以来“分而治之”的原则,拥有独立语言文化及实质自治权、税收与军队。1988年军政府血腥镇压首都仰光的民主运动后,为转移国内不满,诉求国家统一讨伐境内少数民族,并采取强制的同化政策。
军政府的压迫,引发克伦族成立克伦民族联盟(KNU)诉求武装独立建国,然而双方实力悬殊,克伦军不敌政府军节节败退,大量的克伦族人为躲避战乱越过边境进入泰国,被限制住居在难民营,由联合国与国际组织提供人道救援。
(克伦军照片,取自Karen News)
除了克伦军,缅甸境内还有若开邦、掸邦、克钦各自的少数民族武装,长达30年的内战是许多流亡者心中永远的痛苦。即便远离战乱区,也会从FB或亲友们得知哪个村庄又被攻击了。
移工学校内的老师对担任暑期教师的台湾志工柏亨诉说真实战争的恐怖:“当发生战争的时候,所有村民都必须离家避难,因为军队不论老弱妇孺,看到所有躲著、会动的东西就会进行无差别攻击,学校里有几位学生就经历逃难的过程…”
“面对他人的苦难,有什么资格可以拍照?”
在105号公路蜿蜒的山路,可见一个又一个村寨的大型难民营,为了管理、防范这些难民营,沿途也满布各式各样的检查哨。在难民营外下车时,赖树盛却告诫每一位来访者:“请把相机收起来。”
“为什么不能拍?”旅伴不解提出疑问。
“为什么可以拍照?”
曾经长期在难民营从事人道救援的赖树盛,面对公益旅行团员难得地显露出防卫的姿态。对他而言,难民营有太多沉重回忆。面对他人的苦难,若非身处其中,除了沉默或别过头去,恐怕无法再以其他姿态自然应对。
克伦族需要更多人道协助
由于克伦族聚落地处偏远山区,泰国政府采取放任自生的态度,不论水电,甚至连基本的教育服务都没有。资深海外援助工作者林良恕提起一位法籍神父的形容:“当克伦族人生病下山就医,或到地方政府洽公办事,因为不谙泰文,而遭到动物般的羞辱对待。”
林良恕、赖树盛都曾经长期在难民营从事人道救援工作。他们体认到,由于国际政治因素,难民营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但克伦族处境则缺乏关注,此外,国际援助势必要能够在当地社会扎根下来。
克伦族社区工作伙伴Pi Watit 恳托下,林良恕与赖树盛将办学工作重心从难民营逐渐转移到克伦族山区部落。对克伦族人而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与自我认同,一昧的追求经济发展跟现代化,克伦族人终将退无可退。
台湾志工协同克伦族伙伴,推动社区发展
林良恕、树盛与克伦族伙伴在2005年共同成立“泰国达府边境儿童协助基金会” (Tak Border Child Assistance Foundation, TBCAF),推动教育计划培养克伦部落青年担任教师,推动社区发展及文化传承。
赖树盛对“国际援助”或所谓“发展”有深刻的反省:“不能永远让当地伙伴习惯于接受国外援助、外来的领导”。在这个觉察上,台湾海外援助组织与在地伙伴相互支持,建立的是一个国际援助者与当地社区草根组织( CBO,Grass-Roots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 )相互支持的良性社群。
Chimmuwa编织传统文化,也编织社群的伙伴关系
当林良恕在105号公路上的克伦族部落奔走办学时,也曾注意到,克伦族农民朝向市场化作物的种植方式,其实隐藏着风险。
粮食收购者跟农药化肥提供者是同一个跨国公司,取得种子跟农药化肥不需要采取现金交易而是采取记账制度,农民想获得高收益,大量使用资材,然而投入越多风险也就越大。一但市场价格崩盘或碰上天灾歉收,农民手中仅有的土地沦为抵押品,也就失去了所有。
为了鼓励农民不使用农药,保留传统自然的种植方式方法,林良恕在离开海外援助专职工作后,与克伦族的编织工艺家NorNor在2004年共同创立社会企业Chimmuwa品牌,并在各村落开始收购这些布料,除了让克伦族人改善生计,也让克伦族妇女保留下传统“手捻线”、天然植物染色的Chimmuwa编织工艺。
Chimmuwa在克伦族原意特定指“未婚少女”在出嫁前必须穿着的传统白色编织连身裙,这象征着“纯洁无瑕”的身份,这也充分展现克伦族文化对真诚灵性的理想追求。
随着交通改善、商品输入与网络基地台的搭设,现代化逐步冲击克伦族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也同样向往繁华的城市,但就援助工作者的观察,年轻人在都市中的经验大部分是受伤的。
Chimmuwa这个名字,不仅代表的是传统编织工艺,也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企业的品牌,对海外援助者而言,更代表一种寻求在现代化适应过程,顺应自然利用土地,人类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和解共生。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