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2014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动,超过六成的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养老,出现“被迫留守”的状况。(据6月10日《人民日报》)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尽管农民耕种劳作很辛苦,但他们并不能如城镇居民、企业职工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那样年满60岁就能“光荣退休”。应该说,在农民养老的问题上,政府和社会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年满60岁的农民每月能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再比如,鼓励农民缴纳社保,等等,这些就是要让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应当逐步建立起职业农民退休制度。建立职业农民退休制度,强化职业农民养老制度保障,这是先进发达国家促进农民职业化的成功经验,如德国在1957年就为农民建立退休制度。一如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所言,要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村人口统一纳入到城镇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中,整合高龄补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政策资源,参照工业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标准,制定出台公共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养老保险为核心的职业农民社会保障机制,让年满60周岁的农民退出农业生产经营,由政府根据养老保障实际需要发放养老金,改变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模式,使职业农民养老问题得到制度保障。
其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制定了完善的老年农民退休制度,尤以法国最为典型。二战后,法国政府制定了土地改组政策,通过建立“土地整治和乡村企业公司”等手段,加速土地的集中。法国政府于上个世纪70年代作出对农民发放终生养老金的决定,促使44万老年农民离开农业,仅此一项就集中了900多万公顷的土地,相当于全部农用土地的1/4。以后,法国又通过一系列政策,使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其中一项就是对老年农民实行退休金制度。我国台湾地区也有“老农津贴”,即老年农民福利津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农民的退休金。它的发放对象是台湾年满65岁的老年农民。2011年,台当局最终通过了依据CPI每四年调整一次老农津贴的方案,使老农津贴制度化。同时,放宽了“老农津贴”的申领条件和对象,老年渔民也纳入发放对象。
建立“农民退休制度”对经济社会产生许多积极的作用。首先可以极大地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老年农民退休为新增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使劳动力的年龄、文化、技术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最后,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现在农村老年人种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好歹还算有人在种地,真正的危险在于,当现在的种地人老了、种不动了,还有“谁来种地”呢?所以,应以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为切入点,引导传统身份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农民,建立与其他职业同样的职业保障和退休制度,吸引更多人从事农业,以最终实现对中国传统农业的改造。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咖啡豆 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精品咖啡豆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咖啡豆 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精品咖啡豆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1-10 13: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