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甫热闹举办的“园圃生活节”,是由台北市“产业发展局”所主办的年度活动。产发局长年推动园圃生活,从基础的建置、营造,到农业技术的咨询、资材产业的推广连结,鼓励社区民众拉近与植栽的距离。
当工作繁忙、生活节奏紧凑,希望在都市里实现梦想中的田园生活,该如何着手开始?而当一座座社区,从冰冷的水泥建物逐渐融入绿色景观、可食地景、香草植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又会有哪些变化呢?
此届“园圃生活节”邀请了身经百战的园圃经营者、相关议题团队及专业的资材伙伴共襄盛举,更有台北市四座各具特色的园圃社区于现场设摊,透过他们的分享,展现充满生态绿意的社区生活是如何在产发局的辅导下,从无到有,突破空间不足、环境不利和居民迟疑等限制,一点一滴建构而成。
首先登场的是松山区“健康社宅”,这里是台北市第一座只租不卖的社会住宅,除了让一般市民透过抽签的方式入住,都发局开办“青年创新回馈计划”,让青年透过各种回馈在地居民的提案,取得租屋资格。目前“健康社宅”共有31个透过此计划申请租屋的青创团队,其中包括“亲子共学”、“圣食厨房”,还有将植物知识科普化的“生活绿意”。这些创意充沛的活力青年,贡献了自身的专业所长,具体实践了“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价值。
000
而位于信义区的“恒爱发展中心”,2015年在产发局的协助之下,将公有屋顶建置为亲子农场,带领身心障碍者透过翻土、移盆、种植、采收等过程感受万物自然,同时将收成的香草作物融入手工饼干,或制成酒精清洁液。根据中心同仁细腻的观察:“大部分身心障碍者比较难借由知识性的口述来理解外在事物,然而透过五感的体验──接触泥土、香草的气味、作物的滋味,甚至在翻土过程挖到蚯蚓,或因作物开花引来蜜蜂、因果实引来鸟类觅食等生态变化,都能让他们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