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周国隆参访中国后,对于“台湾毛豆生产若不改变,将只剩下五年光景”一说,颇有同感。他提出“大农场攻略”,积极辅导农民进行机械化生产,重建台湾的绿金产业。
大农场攻略,改造台湾绿金产业
“台湾不能再靠人工生产及采收,不只效率差,而且豆荚保鲜度也差。”周国隆对症下药,“唯有全面机械化,才能让毛豆有竞争优势。但是要机械化,就需要大面积种植。”
刚好因为台湾制糖成本过高,许多糖厂停工,甘蔗田日渐荒废,最适合经营大农场。但是租地要钱,买机具也要钱,这都不是农民可以负担的。所以周国隆向农委会提出“毛豆大农场机械化生产”计划,并组成毛豆策略联盟,说服中盘商(也就是俗称的豆贩仔)及加工厂一起改善台湾毛豆的种植环境。
周国隆坦言,当时推动这种革命性的作法,很多人并不看好。传统上,豆贩仔负责收购农民的毛豆,转交冷冻蔬果加工业者加工后外销,三者间是上下游的关系。但是周国隆推动“豆贩仔”转型为专业农民,由他们和加工业者保价契作,双方共同出资租地、买机具,建立紧密的产销伙伴关系。
六年沉潜调整体质,从中国手中抢回日本市场
这项“大农场”计划,或可视为台湾毛豆产业转型期,始自2001年,从全人工、半机械化到全面机械化,花了6年时间,然而乍看却对外销产值没有太大的帮助。
2007年外销额甚至低于20,000公吨,金额不到4,000万美金。还好从2008年至今12年,毛豆产值以众人不敢置信的速度一路攀升,去年来到出口总量38,915吨,总值8,454万美金(折合台币约25亿)。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