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岁,人生扬帆的年岁,不论求学或就业,大家莫不是踮起脚尖,极目远眺,好似那进步的、美好的未来都在前方,需要奋力追赶。
但是有一对年轻人却选择转身,在被大家遗忘、摒弃的传统中建立家业,守着大溪一幢三合院,他们要在老扣扣的“阿嬷牌”米制点心中,炊蒸出现代感的幸福滋味。(如何顺着季节吃粿?看这里)
用“粿”的料理教室 回答外国人的大哉问
黄腾威和周佩仪,两个桃园长大的年轻人,高中就是班对,成婚后生养两个孩子,一个是宝贝女儿,一个是“双口吕文化厨房”。
“双口吕”是一间“粿”的料理教室,专门教大家做传统粿点。有趣的是,被年轻世代拒绝的粿,却是两个既潮又有型的年轻人在推广,他们不只做得出好吃的粿,更说得一口好粿经,闽客米食文化长河中的典故、兴衰、变革,在他们的唇齿间翻腾出有滋有味的粿糕篇章。
两个七年级后段班的年轻人怎么会醉心于粿这种老东西?起因是 2014 年的一场自助旅行。黄腾威和周佩仪在西欧十国流浪三个半月,看尽“别人的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产”,欣羡之余也时时思辨,台湾难道没有很棒的老东西吗?
再加上小俩口为了省钱住在背包客旅馆,自己买食材在共用厨房料理解决三餐。都说“饮食”是最容易交朋友的工具,不同国家的人聚在一起,大家自然会问起:“最能代表台湾的食物是什么?”黄腾威直觉地回答小笼包、臭豆腐、珍珠奶茶,但再被追问:“那你们会做吗?”当下他们才惊觉,不对,他们不是吃这些食物长大的。
一个舍不得 一个不服气 要把粿的技艺传承下去
把外国朋友的随口一问带回台湾,小俩口努力寻找答案。周佩仪四处学艺,黄腾威则在部落格上记录台湾各地的小吃以及行将凋蔽的手作工艺。两人一边上班,一边朝心中的目标迈去,他们知道台湾很多东西都将因为长辈的辞世而消失,“与其批评,还不如做点什么事。”
周佩仪说:“我妈妈那一代刚好是台湾经济起飞的年代,她们在工厂上班,‘做粿’这种农业社会妇女必备的技艺,她根本没学到。”周佩仪还可以吃到阿嬷的粿,“但未来的孩子还吃得到吗?”带着不舍的挂怀,她决定将外婆吕刘阿尾做粿的手艺保留下来。
只是连阿嬷都已经廿多年没做粿了,孙女孙婿想要学,阿嬷不是高兴开心,而是生气困惑,“做粿很辛苦,为什么要让我孙女这么累?”这是对黄腾威的指责;“一块粿才卖 30 元,学这个是要做什么?”这是对周佩仪的不解。两个人只能百般讨好、撒娇赖皮,花了两、三年时间一步步学到各种粿点的制程。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