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增长的第一驱动要素,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2%。怎能更好地发挥科技作用,给农业插上“翅膀”?2013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十二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投资34.3亿元,支持了14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28个学科群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站)建设。从中央、省、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实际需求出发,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布局、建设内容、项目管理和运行机制等进行了统筹设计、系统部署,促进了科研单位协同攻关、共建共享,形成了功能衔接、相互支撑的良性运行机制。
农业环境学科群:
建立环境物联网数据中心
农业环境学科群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4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3个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以及2个共建区域性实验室、7个共建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重点围绕气候变化与农业、农业气象减灾防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产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利用以及农业环境管理理论等六大方向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学科群针对农业环境领域的科学问题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学科体系、基础条件、人才队伍、运行机制、创新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组织本学科领域共性和区域重大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开展长期的科学观测、科学试验和技术示范,引领农业环境科技进步,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环境学科群自2012年被确定为农业部实验室条件能力建设项目的试点学科群以来,通过三年时间建设,学科群的实验室、实验站在基础条件、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方面都取得显着的提升,研发的一批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环境发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着。目前已形成了分工协作机制、学术交流机制、资源共享机制、综合性实验室牵头管理机制、动态考核机制。
学科群积极推进农业环境物联网的建设,建立的基于农业环境监控物联网数据中心的“实时感知-稳定传输-集中决策管理”系统为开展长期科学实验和技术示范提供了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应对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其调控,农业产地环境演变、农业污染监测与预警、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退化农业生态系统修复等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应急预警预案和技术创新的物质条件支撑,有利于提高农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农业产量,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我国环境质量。通过这一系统,环境学科领域科研人员和决策管理部门不仅能够实时掌握全国范围农业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学科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同时能够及时作出科学分析和决策管理。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群:
创制畜禽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学科群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0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2个企业重点实验室、9个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
在学科群建设方面,通过14个项目的实施,新增固定资产8552万元,改善和提升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能力,提升了各实验站的野外观测和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了动物生理、代谢生化、动物营养、饲料科学、草业科学、养殖工艺等多学科的交互融合,促进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内涵和外延的拓展,推动我国畜禽水产营养学科创新,提升动物营养学科支撑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饲料资源及新型添加剂的开发和高效利用、畜禽水产优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健康养殖工艺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科技成果,培养了优青等各类杰出人才40人次,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支撑我国现代养殖业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以来,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在仔猪健康养殖营养饲料调控技术、肉鸡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优质乳生产的奶牛营养调控与规范化饲养关键技术、北京鸭新品种培育与养殖技术、建鲤健康养殖的系统营养技术、奶牛饲料高效利用及精准饲养技术、饲料用酶技术体系等畜禽健康养殖重大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形成畜禽健康养殖技术一系列的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成果,引领产业不断升级与发展。
在带动农业发展方面,推动了畜禽营养代谢与营养需要、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畜产品品质和安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和数据库建立、营养与环境等领域科学研究,通过基础前沿研究、共性技术研发、重大产品开发的纵向联合协同创新模式,结合博士工作站和研究中心等形式强化与企业间的合作、成果示范和转化,在畜禽新型工业化养殖模式和工艺设备、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和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畜禽产品质量检测与安全评价技术、畜禽健康养殖过程控制技术、畜禽产品质量可追溯技术等方面取得显着进展。
农产品加工学科群:
成果变现 增收千万元
农产品加工学科群包括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和6个专业性重点实验室。学科群下设5个重点研究方向,分别为农产品加工品质与控制、农产品保鲜与物流、农产品加工过程危害物控制、农产品营养与功能和农产品加工装备。
目前已有部分成果变成现实产品。例如农产品加工综合性实验室利用自主设计的传统主食工业化创制集成装备研发出马铃薯主食系列产品,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已于6月1日在北京地区多家超市上市销售,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花生低温压榨制油与饼粕蛋白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创制成果在9家企业转化应用,3年累计销售收入148.5亿元,新增利润8亿元。
果蔬变温压差膨化组合干燥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已在8家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应用,近五年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累计达3亿多元,新增利润6200多万元,带动果蔬种植农户万余户实现加工增值。
生鲜羊肉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首创了适用于我国肉羊品种、消费特点、加工方式的羊肉分级分割技术和装置,在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肉羊主产区的龙头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新增利润10.96亿元,带动2万户农牧民养殖肉羊,增加农牧民收入约25亿元。
基于果蔬冷链流通的多项共性核心技术研发主要以全程自动精准温控(冰温)为核心方法,采用“冰温保鲜冷链+MA+无公害保鲜剂”的模式在我国多个果蔬产地进行示范推广应用,使果蔬腐损率降低到5%,提高附加值50%~200%。
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
让设施农业更高效更智能
设施农业工程学科群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4个专业性(区域性)实验室以及3个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学科群重点研究解决设施养殖业与设施种植业领域的共性技术和区域关键技术问题,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凝聚和培养一批设施农业工程领域的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构建我国设施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综合性平台,从整体上提升我国设施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自学科群成立以来,在设施农业基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创新,形成了畜禽福利化健康养殖、微酸性电解水无害化消毒与环境净化、非耕地温室结构与建造技术、日光温室节能与环境调控、畜禽粪便沼气处理清洁发展机制、设施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等科研成果。
目前我国设施农业产业规模很大,但总体技术水平还较低。通过学科群的建设,在畜禽健康养殖、植物工厂、日光温室、废弃物处理、生物质能源化等方面形成了一批突破性设施农业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装备;通过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较为显着提升了我国特色的日光温室设施及设施农业健康高效生产技术水平。
通过学科群建设,积极发挥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站作用,探索了我国不同区域条件和发展阶段的优势特点与差异,分别制定优势资源区先进设施农业生产模式与技术、都市型设施农业产业、非耕地设施农业关键技术等发展战略,构建了区域特色的优势产品、特色的设施农业生产方式、技术与装备等,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豆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精品咖啡豆 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网 花魁咖啡 咖啡豆 云南咖啡 瑰夏咖啡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精品咖啡豆 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网 花魁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5-12-26 00:5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