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作物,你可能没听过,却可能吃过;它果肉白、口感脆、不怕太阳,可食部位长在地下,采收之后不用冰,还可以放一年。这么神奇的作物就是“豆薯”!新鲜的豆薯吃起来像水梨,走水后的豆薯则会变成超商夜市常吃到的黑轮、丸子!
其实是豆科的豆薯,最大产区在屏东新园
豆薯又称刈薯,别名有凉薯、田薯、地萝卜、地下水梨等,虽然名字有个薯,但豆薯其实是多年生豆科植物,食用部位为地下部的块根,浅黄略带棕色的外皮,底下是白白的果肉,豆薯的地上茎叶会开花、结荚,荚内种子外观像豆子。
全台豆薯主要产区位于高屏一带,根据农委会统计资料,107年国内豆薯种植面积为204.72公顷,年产量为4002.7公吨,其中前三大产区为高雄市大寮区107.3公顷、屏东县新园乡53.69公顷,以及屏东市38.4公顷。
大寮区农会表示,大寮区的豆薯其实大部分也是屏东县新园乡农民跨县市种植的,“豆薯需要砂质土,高屏溪两岸附近的大寮跟新园非常适合,很多新园农民会跑来大寮这边种,偶尔也会请我们帮忙送拍卖市场!”
豆薯伯之子回家接棒,中秋后种下,过年前开采
屏东归来豆薯农陈天赞,从17岁开始种豆薯,种植时间超过六十年,人称“豆薯伯”,近几年来因年事已高,现在交棒给工作退休的儿子陈荣德,今年是陈荣德回家第12年。
屏东豆薯一度外销香港,“以前种比较多,现在剩两三甲,都在新园。”陈荣德表示,过去父亲的豆薯田曾种到九如,经历过豆薯辉煌时光,当时连三地门都有人种豆薯;但后来外销减少后,种植面积也随之下降,近年来父亲体力不如以往,因此自己回家帮忙。
“每分地平均可以收8000至9000斤。”陈荣德表示,屏东的豆薯通常是中秋过后会开始有人种下,过年前后开采,一路采收到四月底,即便是天候不佳造成欠收,每分地仍会有6000斤,而丰收时一分地可以收到15000斤。
不用冰可以放一年,发芽还是可以吃,多用于制成黑轮、丸子等加工品
“豆薯跟马铃薯不一样,发芽还是可以吃。”陈荣德表示,采收后的豆薯不需要冰,常温储放可以放一年,储放期间即使看到豆薯发芽,把芽切掉仍可食用。
陈荣德的豆薯目前都是一次一箱一箱卖作批发,“中北部的人可能不认识豆薯,但我们屏东很常看到。”他表示,自己从小到大常常会在餐桌上看到豆薯的身影,现在则多卖给加工厂或是手工制作黑轮、丸子的店去做加工。
“黑轮、丸子那个脆脆的口感就是来自豆薯!”陈荣德说明,加工用的豆薯要选用放了一阵子、走水过的豆薯,不同店家会有自己配方,例如鸡卷会用鱼浆、豆薯或是猪绞肉混拌制作而成。
除了加工,豆薯也经常会在餐厅里出现,陈荣德表示,南部不少面店、餐厅会将豆薯去皮切碎后,凉拌或是腌渍做成小菜,或者作为料理当中的配料,“今年遇到肺炎,很多餐厅、小吃店都受到影响,叫货量变少,豆薯也不好卖。”
喜欢砂质土的豆薯,多种于高屏溪附近
屏东新园豆薯农颜国声,也是回家接手父亲豆薯田的农二代。“我爸种了几十年,现在换我啦!”七年从建筑工人转行种植豆薯的他,种有数甲豆薯,大部分都种在河川地,“豆薯怕积水,今年采收前没什么雨,收成状况还不错。”
颜国声一开始没有种植豆薯的经验,刚回家时付了很多“学费”,后来把种植品质较好的豆薯买回来观摩,研究自己种植结果和别人豆薯的差异才渐渐进步。
豆薯适合生长温度为摄氏25至30度,颜国声表示,豆薯需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高屏溪两岸有丰富砂质土,非常适合种植豆薯,此外种下时的土壤不能太硬,才不会影响豆薯肉质。
颜国声说明,种下和采收时会用犁去翻田松土,采收时松完土,则需要人力拔出,并将地上部的茎叶割下、豆薯倒过来稍微曝晒再装箱。“拔出来的时候也要很小心,被土块或草夹到,豆薯可能会碰伤或是裂开。”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